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乐亭:向海而兴再扬帆

2023年08月03日16:56 |
小字号

乐亭向海,坐拥近2515平方公里的浅海海域和280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环抱京唐港,毗邻曹妃甸港,具备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

风劲潮涌逐浪高。多年来,河北乐亭在多个领域“耕海耘波”,从海洋中不断汲取蓝色动能,破解发展瓶颈,迎来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

从“捕”到“养”:看渤海渔民上岸生金

在距乐亭县姜各庄镇浪窝口码头不远的近海养殖海域内,扇贝养殖户于振红正组织工人加紧分苗。扇贝苗被仔细清洗、疏散密度后,分拣出来重新装笼,投放回海继续养殖。得益于科学精细的管护,今年的扇贝个大肉厚、肥美喜人。

乐亭拥有河北省近四分之一的海岸线,地处北纬39度,得天独厚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海洋捕捞曾是乐亭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渤海渔业资源衰退,人工和燃油成本越来越高,在乐亭政府对水产养殖业转型发展的引导下,于振红和很多渔民一起转产,在近海水域、沿海滩涂、河口池塘等地上岸开展水产养殖,取得了可观收益。

“今年我共经营了7万多笼扇贝,照目前长势,10月份预计能收获28万至38万斤扇贝,纯利润300万元左右。”于振红说。

由“捕猎”转向“耕耘”是乐亭渔业蓬勃发展的“密码”。眼下,乐亭县海水养殖面积46万亩,池塘养殖面积6.8万亩,浅海养殖面积38万亩,工厂化设施养殖50万平方米,2022年水产品产量13.85万吨,产值40.23亿元,水产品产量、产值稳居河北省十个沿海渔业重点县之首。从事渔业养殖、经营、加工及周边产业人员约10万余人,年收入超5万元,“海洋饭碗”越端越牢,成为乡村振兴一项特色产业。

盛夏,走进乐亭县海参养殖基地,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可以看见鳞次栉比的海参池内,一只只手掌大的海参正蜷缩在石头缝里“夏眠”。“海参养殖是个精细活,水温需要长期保持在10度—20度,这个季节我们需要及时加水预防高温。”养殖户杨孟林说。

乐亭海岸线曲折、小海湾众多,加之气候四季分明,出产的海参个头大、肉质厚、口感好。目前,全县海参养殖总面积约6.5万亩,海参新品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年产鲜活海参、半成品海参、成品海参近6500吨,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自主经营打造的佛手岛、乐参堂、冀参源等海参品牌,产品远销京津冀、山东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只有营造天然的生长环境,才能孕育出品质极佳的海参。近年来,乐亭县依托当地海域水质、气候条件,引导渔民发展池塘造礁养殖海参,实现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杨孟林等养殖户用礁石为海参做了一条条像游泳池泳道一样的“家”,保障海参自然有机生长。

日夜出海捕捞——弃船“耕海”养殖——“养海”经营海洋牧场,“三级跳”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渤海渔民海洋生态理念的变迁。既要向海洋要效益,又要保护海洋资源不过度开发,乐亭县在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全面推进水产品无公害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开展并做好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工作。目前,已成功创建铭泰、丰汇、海华、向光四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四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两个省级良种场,打造了一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从“会种植”到“慧种植”:看盐碱滩上稻花飘香

乐亭境内近三分之一的乡镇毗邻渤海,过高的盐分是大多数农作物的天然“杀手”,约5万农业人口在20万亩盐碱地里“刨食”。干旱则板结、多雨则内涝的斑白之地如何实现稻花飘香?这背后是智慧农业的力量。

走进乐亭古河乡的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可以看到这里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充满生机的沃土良田上,1400亩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完全想象不到一年前这里还是撂荒的盐碱滩。

“园区选取不同地块试验种植,引进了稻花香2号、越光、粘香619等10余种优良水稻品种。”园区负责人张天扬说,“有了合适的种子,还要为耐盐碱作物种植生产提供生态环境、水肥营养和数字化管理支持。”

看似普通的稻田,实际上暗藏玄机。底下埋有水管,上层灌溉,下层排盐。取自滦河的淡水,一边灌溉,一边把土壤盐度压到下层,然后再排到集水井里。同时,在稻田中投放蟹、虾、鱼等水产作物,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园区将田间气象站、视频监控、虫情测报灯等高科技仪器有序串联,全程监控水稻生长环境,保障粮食增产丰收,提高经济效益。

古河乡数字循环农业智慧园区项目,是乐亭盐碱地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近年来,乐亭化不利为有利,按照盐碱化程度,创造性地进行“梯次”改良,通过种植绿肥作物,修建水渠,改善排水灌溉系统等方式发展水稻种植。

在不断摸索中,乐亭县逐步探索出一条在轻中度盐碱化地带建设台田种植区,在重度盐碱化地带开展海产品工厂化养殖、补充禁渔期海产品市场供应不足的发展新路,将白色荒漠盐碱地变成上可种植、下可养殖海产品的“聚宝盆”。

盐碱滩面貌的改变,反映出乐亭人民依靠科技、向海而行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在盐碱地上创造着丰收,印证了盐碱地也能变身米粮川。

从无到有:看滩涂上崛起“千亿级”园区

海还是那片海,岸上却已发生翻天巨变。

17年前,乐亭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启临海筑梦之旅。由盐碱荒地到投资热土,17年来,开发区蹄疾步稳,经济总量跃上千亿级台阶。

车从唐港高速驶出,转入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沿海路,只见塔吊林立,管廊蜿蜒,一座崭新的工业园区正矗立在渤海湾畔。

近年来,乐亭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沿海临港核心优势,以“蓝色思维”精准招商,形成谋划、签约、开工、在建、投产“五个一批”的梯次滚动发展格局,有力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车间里,弧光闪烁,焊花飞溅,切割机轰鸣作响;堆场上,脚手架钢管银光闪闪,打包成垛,被叉车装进集装箱……这是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源美模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场景。从焊接、喷涂、分拣、再到搬运,整个画面一气呵成。

“之所以选择乐亭,相中的是它离海近、运费低,且配套企业多。”乐亭源美模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岗说道。

乐亭临海,境内港口航线丰富,物流成本低,落户乐亭经济开发区后,源美模架科技有限公司每吨产品能降低运输成本100多元,并且能和其他建筑支护行业内企业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抱团发展”进一步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打造向海“产业林”,至今,乐亭已引进华北康港、华北易安德、中匠华湄、无锡速捷、无锡方正、天津源美等建筑支护装备产业生产、配套、租赁服务企业54家,形成了年产两万吨钢模板、15万吨新型盘扣式脚手架、30万平米木模板和12万吨光伏支架生产能力,年用各类钢32万吨,实现产值突破30亿元。乐亭建筑支护装备产业亦成为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建筑支护行业的成功在乐亭并非孤例。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抢抓河钢唐钢公司搬迁乐亭沿海的机遇,乐亭县经济开发区形成了精品钢铁 、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形成大规模“雁阵效应”。目前,已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三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1个,涉及总投资691.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64个。

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乐亭经济开发区同样加速挺进“深蓝”,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促进资源要素向海集聚。

据介绍,乐亭经济开发区唐山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集材料实验室、精馏实验室、加氢实验室等于一体,目前已具备项目研发、小试实验、流程模拟、检测分析等能力,可以满足产品设计、开发、分析、实验等需要。

从精细化工到精馏分离,该研发中心在成果应用、技术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苯加氢苯分离塔再沸器改造项目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收益约620.8万元;甘油渣分离工业盐和聚合甘油项目每年创造效益约250万元;苯酐产品塔进料系统改造项目在电费及维修费用上每年可节省54.8万元。当前,旭阳化工研发中心已申请专利33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15项,成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郑惠文)

来源:乐亭县委宣传部

(责编:杨文娟、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这,就是回家的意义
  • 返乡过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陆地航母”出征春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