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布水生态2022年“成绩单” 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零

石家庄太平河两岸风光(资料图片)。 郑雪懋摄
人民网石家庄2月17日电 (袁志广)近日,河北省公布的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显示,该省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水生态也取得了明显改观。数据显示,河北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4.4%,同比提升9.8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下达目标2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零,超过国家下达目标3.3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2年,河北通过强化流域达标管理、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污染源排放管控、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五方面重点举措,有效推动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持续强化流域达标管理方面,修订《河北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月度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以抓好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强化断面水质保障,科学采取考核奖惩、预警通报等措施,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落实与北京、天津、山西等省市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促进跨界河流水质改善。
在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方面,全省累计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14个,总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考核要求。立足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与北京市政府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生态保护补偿二期协议,与天津市共同推进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三期协议起草并于2023年1月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和引滦入津相关生态补偿协议考核断面水质均为Ⅱ类及以上。
在污染源排放管控方面,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指导各市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溯源和分类整治,推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全省累计建成132个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191.8万吨。
在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方面,推进实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工程,全省国控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管,“一口一策”推进分类整治。全力保障旅游旺季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旺季秦皇岛13条主要入海河流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全部优良、主要海水浴场均达到Ⅰ类水质。
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2022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开展人工湿地建设项目31项,涉及总投资15.16亿元;生态缓冲带建设18处,涉及总投资10.5亿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河北交行:数字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服务群众美好生活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河北省金融改革发展成果丰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金融业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打下了坚实“地基”。 共富路上,离不开金融的赋能与助力。为进一步体现河北的“金融力量”,人民网、河北银保监局共同推出《“引”金融活水 “润”燕赵沃土》系列报道,向大家介绍和展示河北金融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色经验与做法。…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