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以文化创新厚植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评介

张继良
2022年05月05日12:03 | 来源:长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以文化创新厚植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评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李素霞教授与杜运辉教授撰写的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出版),从中国梦的视域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这是立足当下中国实践回应时代关切的积极尝试。该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从辩证互动的视角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在学理上的内在关联性及其契合性。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其主体而言,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而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一方面,中国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和正确方向,只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才能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智慧宝库。

从本质层面上论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与可分性、变革性与连续性、独创性与交融性之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继承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两一”的宇宙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义利两有”的人生观、“德法并重”的政治思考、“刚健日新”的创新精神、“文明以止”的生态智慧、“协和万邦”的外交思想、“以和为贵”的价值准衡等丰厚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深厚历史根据和现实思想基础。

在现实的境遇中深入分析我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面临的复杂影响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国内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面临时代脱节、价值错位、意义丧失等诸多的挑战;就国际而言,西强东弱文化格局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定程度上处于失语、失声、失踪的境况。同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着认同感有待增强、机制有待完善、载体有待丰富、效果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从战略举措上进一步阐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机制和实践途径。其理论机制在于:坚持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情怀、“自强不息”精神、“和而不同”思想、“以民为本”理念等。其实践途径在于: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时代化、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传播路径、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主体的活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业态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是对中国实践的理论回应,并对未来实践提供重要借鉴。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对当下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蓝图进行构思和擘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崭新思路。该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专著,拓宽了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维向度和探索路径,因而不失为一部佳作。

(作者张继良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 常怀"赶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 探馆vlog:走进保定博物馆、美术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