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县:推行“三变”模式,破解农村发展党员难题

近年来,承德县通过推行“三变”工作模式,即变支部主导为党委主体、变单向输送为多点发现、变坐等审批为照“单”培养,压实了乡村两级党组织工作责任,大大激发了优秀青年的入党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党员难题。
变支部主导为党委主体
北孤山村预备党员转正大会。 承德县委组织部供图
2020年承德县借助乡镇机构改革时机,在23个乡镇统一设置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为每个乡镇统一配备了一名专职组织员,为每个村明确了一名党建指导员,为乡镇党委主导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全程公示公开。年初,村党支部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以及年度发展党员计划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人选、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四个关键环节,乡镇专职组织员、村党建指导员全程列席,确保了发展党员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打通入党堵点。入党申请人在向村党支部递交申请书的同时,通过党建指导员或直接向乡镇专职组织员递交入党申请书,确保乡镇党委能够及时掌握所有申请人的入党意愿。2018年以来,全县共有276名农村优秀青年主动向乡镇党委递交入党申请书,在乡镇党委主导下,96人被发展为党员。
变单向输送为多点发现
接收党员大会。 承德县委组织部供图
该县在个人自荐的基础上,通过“群团推优、组织引荐”等方式,多渠道多路径储备培养党员后备人才。群团推优。鼓励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结合开展主题活动,主动下沉到重点工作一线发现优秀人才,积极向党组织推荐。组织引荐。对村“两委”换届人选摸排过程中发现的人品好、年纪轻、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经村委会选举产生的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群众认可度高的村委会委员,安排优秀党员“一带一”帮带培养。截至目前,今年共有453名农村优秀人才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群团组织推荐的43名,组织引荐的125名,结成“一带一”帮扶对子453个。
变坐等审批为照“单”培养
该县制定了“发展计划清单”“发展程序清单”,照“单”发展党员。按计划发展。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逐乡镇逐村制定农村党员5年发展规划,建立以村委会成员、返乡能人、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为主的“党员后备人才储备库”,登记在册党员后备人才1921名。按程序发展。该县提出了发展党员“五双四票决四列席”工作法,重点对人选确定、考察、表决等关键环节明确了新的要求。一是双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人选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满6个月以上的入党申请人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从入党积极分子满1年的人选中推荐发展对象人选,有效减少了少数人操控空间。二是双考。村党支部将拟接收预备党员人选上报乡镇党委后,乡镇党委对拟接收预备党员人选集中开展党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合格的,由党委通过个别座谈、查看资料、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开展综合考察,全面了解拟接收预备党员人选现实表现、能力素质和入党动机等基本情况,织密审查过滤网,严格落实“七不批”,凡是资格审查和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一律取消资格。三是票决。党支部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四个重要环节均实行票决制,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或党委委员半数的,方可通过,实现了发展党员程序严谨、公平民主、有据可查。
承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立峰表示,通过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系统性思维,建立乡镇党委主导机制,彻底转变了原来的模式。未来,承德县将持续优化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罗广信、于涛、任禹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