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诚之心“点亮”雄安之光

雄安剧村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中的党建力量

2021年05月29日21:20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雄安剧村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党员突击队坚守疫情防控、电网建设一线,有力有序推进“1+5+X”融合站建设。 耿辰光摄

“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有一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兵战队,那就是雁翎队,大家知道雁翎队名字的由来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红色小故事……”一场马扎上的红色故事分享会,正在雄安剧村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开展。

这是国网河北建设公司雄安容东片区一体化临时党支部利用施工休息间隙,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程建设日常的一个真实场景。

剧村220千伏变电站工程是雄安新区首个规划变电站。自2019年9月开工伊始,负责该项目的国网河北建设公司便成立一体化临时党支部,打破建管、施工、监理、设计等不同参建单位界限,促进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工程建设,全力推动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创新驱动 树牢旗帜

“工程现场的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好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项目经理、党小组长魏栋表示。

一体化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以打造“功能型”党组织、“攻坚型”党员队伍为抓手,深入实施“三同”管理:即党的建设与电网建设同部署、党组织与项目部同设置、隶属党员与流动党员同管理,有效推动了工程建设各方面克服本位思想,解决工程难题。

“我觉得十分有必要成立质量攻关小组,组织大家集思广益、劲往一处使,不仅要让我们的工程对标欧美标准,还要超越标准。”在工程现场党小组会上,党员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剧村工程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相关注意事项。

干一项工程,就要树一面旗帜。为了将“雄安质量”真正抓细抓实,项目专门成立了以党员骨干为主要负责人的工程质量精益化管理团队,并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对现场钢结构的各项流程进行全面把控,成功打造了国内首个采用箱型梁柱结构的变电站,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半,高于新区抗震基本设防烈度半度。现场钢结构实际成品最大误差为+3毫米,远高于现行国标±10毫米的要求,质量管控和创新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党员争先 党旗飘红

“作为党员,又是项目负责人,在面对疫情防控、工期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前提下,我必须要留守下来,为工程按期投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1年1月29日,变电站工程现场班后会上,魏栋毅然选择了在项目工地过年。

“我今年也不回家过年了,我的老婆非常支持我,让我在这边安心工作,我老婆说了,我们即将出生的孩子也会为他爸爸能为雄安建设做贡献感到骄傲。”作为剧村配套附属设施“1+5+X”工程项目经理同时也是一名党员的张洪帅,在安抚好怀有7个月身孕的妻子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在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动下,剧村工程积极响应新区政府号召,全体参建人员过年期间全部坚守在新区电网建设一线,全力助推工程建设开启“倍速”模式,让党旗在基建第一线高高飘扬,在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的同时,为工程按期投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生态优先 擦亮底色

“要把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替换成电动装置,这样既能减少噪音、油渍,又能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在剧村站现场,魏栋一边对钢结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一边和党小组成员研讨绿色建造相关事项。

剧村变电站工程始终以绿色建设电网、建设绿色电网为目标,通过党员示范、组织共建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绿色雄安”实施要素,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转变,致力于打造绿色雄安电网建设新样板。

为实现绿色建设目标,临时党支部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建造过程全绿色”。通过成立党员绿色督察队,对施工现场全过程应用电能源工器具和机械设备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台班使用率达到95%以上,同时要求钢结构全部使用螺栓连接,有效减低了电焊工艺使用率,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坚持“建造成果全绿色”。通过创新开展表皮功能化设计,同时兼顾美学与功能两方面的设计,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和电磁辐射,目前现场建筑物装配率已经达到91%以上,远高于国家装配式建筑3A最高标准。

“后来我们计算了下,全站的电动机械与工器具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17吨,钢结构的全栓接减少了3吨呢,也算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剧村贡献’。”魏栋自豪地说。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工程建设稳中有进的坚强后备力量。在党员带动下,剧村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创下了六个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国内首个绿色星级变电站、国内首个箱型梁柱结构的变电站、国内首个最高标准的装配式变电站、国内首个全综合管廊出线的变电站、国内首个与市政规划同步的变电站、国内首个采用可开启外墙的变电站。

“要把党建优势充分转化为工程质量优势、创新发展优势,精心打造一流标杆项目,用心服务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魏栋表示,国网河北建设公司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持续把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转化成先进实践、先进成果,不断在服务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中贡献力量。

(责编:方童、袁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