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唱响脱贫攻坚的英雄赞歌

2020年09月24日09:04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唱响脱贫攻坚的英雄赞歌

岗底的苹果红了,山腰的板栗丰收了……9月23日,在“李保国精神”感召下,河北省脱贫攻坚一线群英代表记者见面会在位于内丘县岗底村的李保国纪念馆举行。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在脱贫攻坚一线召开这次记者见面会,更生动、更接地气、更有现场感。内丘县县长杨辉、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孙国亮、阜平县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平泉市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树满,登台讲述了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

致敬,伟大实践中涌现时代群英

经过多年艰苦奋战,脱贫攻坚在今年进入收官之年。截至2019年底,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07%,历史上首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今年6月底,全省剩余3.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河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河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离不开脱贫攻坚一线群英们的艰辛付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事业因他们而精彩。”新闻发布人、省扶贫办副主任李建军介绍了河北省脱贫攻坚一线群英的典型事迹。

李保国生前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李保国获得“人民楷模”“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金国,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丰,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郑贵章,以及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魏县等9名先进个人和集体先后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203个单位、507名个人先后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

此外,河北省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建立6个重点任务清单、建立扶贫资产资本监督管理制度、举办脱贫攻坚“擂台赛”、创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以及涞水县“双带四起来”、威县资产收益扶贫、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武邑县京东“跑步鸡”等一批典型做法,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

聆听,四位代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

记者见面会上,杨辉、孙国亮、顾瑞利、高树满讲述了他们亲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李保国同志曾说过,一个富民产业的崛起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内丘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探索出三种产业扶贫带动机制。”杨辉说,内丘县建立起“龙头企业+入股”机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机制、“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入股+打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同时,全县把科技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成立了县、乡两级专家团队,为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引导1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读了中专,365名农民读了大专,培养职业农民528名。

孙国亮介绍了驻村产业扶贫以及建设文明乡风情况。四十亩滩村结合人口、土地、交通等实际条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柴鸡养殖、光伏发电等多重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9850元。村里成立了孝善基金会,由儿女为60岁以上父母存入养老基金,村委会奖励10%,老人按月领取。今年,全村共有50位子女为34位老人缴纳养老基金52000元。

作为民营企业带贫助农的典型,高树满分享了“三零”模式扶贫做法。他说,为了帮助老百姓发展食用菌,公司通过“赊销”“托管”等服务,让贫困户“零成本投入”种植;实行保护价收购,让贫困户“零风险经营”;在贫困村建设了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让贫困户“零距离就业”。截至2019年底,公司服务对象领养菌棒综合收益133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215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顾瑞利带来了骆驼湾村最新的好消息。他说,村里的食用菌产业效益每棒每年在2元以上,种植的高山苹果今年80%挂果。村里引进北京寒舍集团与阜平县阜裕公司,着力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按每平方米每年100元的价格租赁农户闲置房屋68套,打造业态20多个,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如今,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人气旺了,老百姓精气神儿更足了。(记者潘文静)

(责编:何雪薇、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