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党旗插在最前线 党员冲到最前方

2020年09月18日08:39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党旗插在最前线 党员冲到最前方

一批火线入党的医疗队队员在武汉进行入党宣誓。(资料图片) 省卫健委供图

战疫感言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一个个临时党组织挺立一线,一名名党员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战疫第一线高高飘扬。我们将化荣誉为责任,化激励为动力,充分用好亲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宝贵经验,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范素文

上午接诊,下午完成两台手术……才下颁奖台,就上手术台。9月9日,从北京领奖回来的第二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就开始工作,“有很多患者都在等着,不能有一丝懈怠。”

“激动!感动!这是属于集体的荣誉,也是对我们所有队员的鞭策和鼓励。”说起代表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接受表彰的经历,王飞难掩激动之情。

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荣誉。

当天,和王飞同样激动的还有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范素文。看着电脑上的直播画面,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奋斗在武汉的一幕幕场景。

疫情突袭武汉,燕赵勇士白衣为甲,千里驰援。1月26日,我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150名队员奔赴湖北。紧接着,第二批15人,第三批103人……一共9批,1100名医护工作者挺身而出,逆行出征。

抗疫战场,党旗飘扬。报经上级党组织批复,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第一时间在武汉成立,各批次医疗队相继成立了8个临时党支部(党总支),指导管理医疗队364名党员开展各项工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医疗队在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成立了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等6个工作组,先后召开了21次工作会议,下发了10份工作通知,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保障有力的组织管理机制。

力量,在党旗下凝聚。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医疗队各党支部(党总支)结合工作实际,先后设立了4个“重症病区党员责任区”,组建了2支“重症救治党员突击队”,设立了47个“方舱医院党员先锋岗”,要求所有党员在防护服上粘贴“共产党员”标识,主动亮明身份。

在武汉抗疫斗争第一线,医疗队临时党委和各党支部(党总支)先后组织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防控疫情当先锋”“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等22场次党建活动,开展了“医护人员+患者”结对帮扶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医疗救治任务中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

有着20多年党龄,55岁的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徐卫华忍着骶骨骨折尚未痊愈的苦楚,主动向党组织申请奔赴湖北前线。

组织队员狠抓技术培训、实施队员体温检测制度、队员宿舍每天进行消杀……在武汉,徐卫华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广大共产党员用生命守护生命,以责任诠释担当。

衡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童莉担任河北第七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42天,先后支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雷神山医院防疫抗疫工作。

不仅治病,更要疗心。在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外,童莉十分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情绪的疏导,“微笑和人性化关怀能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暖心的举措,让医疗队的护理人员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誉。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童莉和队员们收到了几十封患者的感谢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任务重、风险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身材不高,生就一副瘦弱身躯,却有着硬核担当。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河北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于红莲每天都要在隔离病房工作12个小时,“戴着护目镜和口罩,耳朵被勒得特别疼,但往往忙起来就忘了疼,摘下这些东西时才觉得疼得钻心。”

病房中有一位80多岁的重症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沉重,护理难度非常大。翻不了身,于红莲就和同伴一起动手,每次忙完都是一身汗;为让老人更舒服,她坚持每3个小时就给老人换一次尿不湿;老人意识不清楚,但她始终如一,直到照顾老人康复出院。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党员们的精神力量也感染着身边的抗疫战友,更多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汇聚起更强大的战疫力量。

省中医院护士肖思孟在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沧州市中心医院护士贾丽娜在雷神山医院加入中国共产党,点亮人生最光荣的时刻……在武汉疫情一线,医疗队先后有540余名队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19名符合入党条件的年轻队员火线入党,各医疗队前线驻地举行了17场入党宣誓仪式。

在这场大战大考中,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们一路前行,一路奋战,累计护理患者6476人,管理救治患者1540名,患者救治成功率达到97%以上。

全新的征程,不变的使命。医疗队队员们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乘风破浪。(记者刘冰洋)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