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交卷”!“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

2020年09月26日15:09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阜平“交卷”!“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

  山,好像还是那些山——可7年过去,山里人的生活“全变了”。

  阜平8月,秋意初起。出县城向西约40公里,已入太行山深处,雨后初霁,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宗秀老人家小院里的几株绣球开得正艳。

  “没有水泥路,又刚下过雪,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我还搀过他咧!”唐宗秀拉起记者往屋里请,提起总书记和这些年家里、村里的变化,笑得比院里的花更好看。

  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去革命老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里,习近平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如今7年过去,阜平“交卷”了!今年2月,阜平县“摘帽”;6月,县剩余贫困人口脱贫。搬进新房舒心,产业兴旺强信心,防返贫兜底让人安心——老乡们的笑脸,成了全面小康和美好生活最生动的注脚。

唐宗秀家中小院里花开正盛。人民网 周立军摄

“挪穷窝” 安居乐业干劲足

  “老爷子,咋还种上柿子了?”

  午后的阳光洒在唐荣明老人家南面的阳台上,他一手端喷壶、一手提小铲:“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儿干!楼房啥都好——可种了半辈子地,闲不下来。”老人普通话不太标准,中气十足的言语中透着满足。

  “它黑你也黑,说不上谁最黑”“下雨天,外头大下,屋里小下”,唐荣明说,以前村里人住的都是这样的房子。2019年,老人一家从黑林沟村搬进龙泉关新区。125平方米、四室两厅,不仅免费拎包入住,每人还有8000元安家费。

  如今,唐荣明的孙子也有了自己的卧室。“你现在上学多近,5分钟走到,可得好好学习!”听着爷爷要“训导”,小孙子溜回了屋。

  九山半水半分田。在阜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并不罕见。近年来,已有超过5万人通过易地搬迁住进新楼房。要安居,更要乐业。易地搬迁不是一搬了事,阜平县大力推动安置区、就业区两区同建,让老乡搬得出、稳得住、还能致富。

  拣蛋、倒饲料、查看幼仔……在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见到白富慧时,她正认真打理鸽舍。她家刚搬到阜东新区,“骑个‘小电驴’,上班很快就到”。

  “我和老公俩人一月挣1万多元,单位还管吃住,现在攒下钱了,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儿!”抖了抖衣服上的鸽毛,白富慧美滋滋地笑着。

  在阜平的39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像硒鸽健康产业园这样配套建设的养殖园区有39个,另外35个手工业加工厂、79个食用菌种植园区、87个林果基地,也充分保障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建房子,不仅仅是为了住。我们说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每个村要有自己的特色,把旅游带动起来,让村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龙泉关镇委书记刘俊亮说,不论是易地搬迁还是旧房改造提升,镇上根据每个村的地域文化特色,邀请专人设计,不仅解决了老乡的住房问题,也营造出 “千村千面”的村容村貌。

易地搬迁后,平石头村村民们住进了新房。人民网 周博摄

  昔日土坯房,纷纷变了样。在骆驼湾和顾家台,青山绿水环绕之下有村民大戏台、茶室和民宿;在平石头村,石头花纹高台上的“小别墅”错落有致;在黑崖沟,墙上的绘画让村庄有了文艺范儿——老乡的家门口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住得舒心,老乡们干劲更足了。“从前,许多村民是‘揣着手等’‘背着手看’,现在变成了‘甩开手干’,村民的精神面貌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龙泉关镇副镇长曹建平感慨。

产业旺 增收致富门路多

  产业找对头,脱贫才有奔头。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

  以前,阜平也探索过一些脱贫产业,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2015年,阜平经过大量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并引入龙头企业嘉鑫种植公司兴建大棚园区。

  “去年俩大棚净赚6万多元,5年前谁敢想啊?”53岁的马秀英是当年带头参与食用菌养殖的村民之一,今年是她承包大棚的第五个年头。

马秀英讲述香菇种植故事。实习生 马咏言摄

  有“前车之鉴”,起初大家伙儿对承包香菇大棚这档子事儿并不看好,“不懂怎么种,怕赔钱。”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保证收购价格;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补贴;设立“成本损失险”兜住风险……

  马秀英这才一咬牙,带头承包了一个大棚,没想到当年就挣了1万多元。“起初是啥也不会,但只要有问题,咱就找技术员。有时候打电话问,有时候他亲自过来。”马秀英说,“虽然累,但比打工强多了。”第二年,她又多承包了一个棚。

  老百姓“捻现利”,眼瞅着马秀英挣到了钱,香菇大棚秒变“香饽饽”。为了惠及更多农户,园区规定每一户包棚不超过两个。老乡们都说,“现在一棚难求。”

  “前几年,我们的香菇占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同类产品市场份额一半还多,现在销路更广了,广州、深圳都抢着要。”阜平县嘉鑫种植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齐建利说。

  截至目前,阜平县现代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1万亩,建成产业园区102个,年增收2.5亿元,相关产业带动1475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6700元,“老乡菇”圆了老乡的致富梦。

新收了一茬香菇,种植户喜笑颜开。人民网 周立军摄

  鸡蛋不能都装在同一个篮子里。近年来,阜平县因地制宜发展了高效林果、硒鸽养殖、家庭手工业等产业。如今,村里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阜平又将目光瞄准了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业态。

  近年来,阜裕公司与骆驼湾、顾家台两个村委会合资成立顾家台骆驼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打造客栈、民宿、小吃一条街,并对自建农家乐的村民开展统一培训。“返聘村民,还能为他们增收加一层保障。”公司负责人齐剑说。

  72岁的顾宝青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看望的贫困群众之一。村里旧房改造提升,她也住进了新家,还被旅游公司返聘过来当保洁员,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道儿也给我们修好了,新房我们也住上了。我还有了工作,一个月比过去一年挣得还多!总书记心里装着我们,我们心里也念着总书记,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俺们的生活全变了!”顾宝青眼里泛着光。

强“筑坝” 创新机制防返贫

  “看病时先诊疗后付费,出院后帮我办医保报销,今年还为俺和老伴儿申请了低保……要不是政策好,真不知道这一道道的关,我和老伴儿咋过!”由于救助及时,去年刚脱贫的仇志学没有因病再次滑入贫困的行列。

  69岁的仇志学,原是阜平镇苍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10月,靠着帮扶措施和务工收入,他成功脱贫,还住进了阜东新区50平方米的搬迁房,但仇志学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从事高强度工作,妻子也患有老年病需长期吃药,老仇家就被列为县里重点关注的非稳定脱贫户。

  “除了怕大病、遭大灾,老两口没啥顾虑”,可越怕啥越来啥。去年10月底,仇志学因心脏病手术住院,花了9万多元,除去大病报销和保险各项补偿,个人还需承担2万多元。“家里真负担不起,更别说后期治疗了。”老仇犯了难。

  关键时刻,县里创新研发的“智慧+保险+帮扶”互联网信息平台发挥了大作用。阜平县扶贫办主任陈业铭介绍,该平台将全县536户非建档立卡边缘户和1407户非稳定脱贫户作为重点动态监测对象,利用技术手段和农户大数据分析,及时对监测对象作出“高、中、低”三级返贫预警。

  中国人保财险河北保定阜平支公司社保经办业务部经理齐学智,在平台系统收到了仇志学“高”级别返贫预警,确认其符合救助条件后,立即启动了救助程序。最终,仇志学只花了9000多元。

  “齐经理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仇志学满怀感恩。

骆驼湾村航拍景观。人民网 周博摄

  如今,阜平已构建起“防贫保险”“阜民安康保”“助老健康御险”“农户平安综合险”和“社会救助基金”互为支撑的“四险一金”防贫保障体系,实现了所有农户全覆盖。

  一直分管扶贫工作的阜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敏涛告诉记者,县财政投入资金为2.4万余名贫困群众提供防贫保险,目前已对有返贫风险的274户预警户进行了救助,累计发放202.96万元,“进一步扎牢了防返贫篱笆。”

  享受防贫保险救助的不只仇志学一个人,防返贫机制也不只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教育、养老、低保等等,阜平县层层‘筑坝’,誓要兜牢防返贫保障网。”陈业铭说。

  截至目前,全县没有一户建档立卡脱贫户返贫,没有一户非贫困低收入户致贫。这边战贫减贫,那边冒出“新贫”或返贫正在成为历史,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阜平蹄疾步稳。

  阜平,山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是名副其实的山区。

  阜平也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都诞生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阜平战斗生活过。

  阜平,也曾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10.81万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4%。

  岁月不居,事在人为。今天,站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三区一体”的阜平呈交了自己的答卷。这份答卷,是阜平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缩影,是阜平人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感念,也是阜平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遗训的最好告慰。在中国脱贫攻坚史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阜平答卷”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实习生马咏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李哲、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