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地处保定市东南部,位于保定、衡水、沧州三市交界,面积650平方公里,耕地71万亩,辖11镇2乡,232个行政村,人口48.4万,距离雄安新区起步区50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1亿元,同比增长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4699元、22623元,同比增长6.2%、8.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2亿元。
2022年,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和8.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增速居全市第9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10%,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向上向好,全县上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发展的热情持续高涨。
2021年英利中国焕发新生,着力打造以蠡县为核心的保定基地,蠡县英利作为英利中国全资子公司,全面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回收”为一体的智慧光伏产业园。
建设产能5.2GW智能制造蠡县光伏基地;搭建以国家标准创新基地(光伏)为依托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建立国内首条光伏组件绿色回收处理示范线;打造一套整县应用光伏绿电的智慧解决方案。
全县麻山药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值达20亿元,品种包括棒药、紫药、小白嘴等。2021年,“蠡县麻山药”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全县约有2万多户、780个经营主体、10万余人从事麻山药产业的种植、销售、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转变。
一是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发挥麻山药、糯玉米、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北京千喜鹤预制菜产业园、荣傲预制菜食品项目、瑞琪无人烹饪中央厨房等龙头项目建设,全力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融入保定“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2022年11月17日,蠡县顺利通过中国毛纺织协会组织的蠡县“中国呢绒之城”集群评审。这标志着蠡县纺织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踏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近年来,蠡县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当前发展的第一产业集群,集中力量进行转型升级,支持产业发展。全县毛纺织产业集群涉及羊绒、双面呢、毛纺、毛巾、棉服等13个行业,共有规上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