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工作会议把会开在了田间地头。 1月15日,全省省直主管领导、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300多人,齐聚农业大市衡水的乡村,在大棚、在农场、在树林、在示范区、在田间地头,实地探寻“谁来种地”、设施农业、农村金融、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等诸多问题的答案。 …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1-18 08:00
2日,记者走进河北钢铁集团邯钢新区能源中心热电车间,只见发电设备隆隆运转,生产现场一片繁忙。车间主任苏彦平解释道,我们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全部“吃掉”进行发电。车间100多名职工节日在岗,目的只有一个,多发电,不排放! 高效利用二次能源,是邯钢加强节能环保和大气污染…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2-03 07:52
“直播变身幻灯片,电影如同定格照。”被采访者的一句玩笑话透露出对宽带不宽的无奈。社区宽带面临的垄断、低速、售后无保障等问题,让城市居民头疼不已。不同的城市,同样的问题:社区宽带并不宽。 报装:很多小区没得选 王先生去年搬进石家庄华府小区的新房,今年装宽带时,物…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2-10 07:23
暗红色的屋顶映衬着薄薄的积雪,灰瓦的墙头悬挂着大红灯笼,砖石的街道旁是秸秆篱笆围起的菜园,房前屋后一派整洁的景象……河北内丘县西张麻村村民和任杰告诉记者:“别看村里如今这般干净,过去可是垃圾遍地路难走,污水乱流味熏天。” 西张麻…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2-22 08:19
灵寿二中现代化的教学楼与县委办公的平房。 本报记者 赵梓斌摄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最美县委大院”走红,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期许。正像群众所说,守得住清苦的领导干部,才能守得住人民的利益。河北灵寿县委大院,办公平房60多年未…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4-08 06:54
“有了代办员,我遇事不再发憷,办事不再发蒙。”在河北保定望都县黄庄村便民服务室,前来询问宅基地事宜的村民陈凯强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试着填写了一份《便民服务代办信息记录》,没想到,村干部来回村里乡里几趟,把事办成了。为此,陈凯强在反馈栏…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4-30 06:45
制图:蔡华伟 “钢老大跌出十强,新产业挺起脊梁!” 5月份召开的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百强民企揭晓,大家吃惊地发现:前十强中居然无一家钢铁企业,取而代之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 河北转型发展透射出一道曙光。 面对重轻工业高达8∶2的比例、…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6-16 07:18
“不许动!警察!”一名警察持枪对准了意欲行凶的男子,在男子一愣神的工夫,另一名警察用防暴钢叉将他拦腰阻住,其余两名警察随即冲上前,夺下男子手中的砍刀和撬棍,将他制服在地。 这是5月25日上午发生在石家庄市华北食品城门前的惊险一幕。 警务站就在食品城对面,警察天…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7-07 06:23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省正定县采取“项目制”的方式,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细化成“项目”,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过程中锤炼党员干部作风。 在北早现乡上水屯村,73岁老党员戎喜芝说:“有啥困难政府都帮着解决了。”戎喜芝的儿子…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7-15 06:50
秦皇岛山海关,万里长城入海口。 登上老龙头远眺,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傲然出海,气势磅礴。老龙头的澄海楼下,矗立着“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纪念碑。 今年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习仲勋“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30周年。30年前,领导人的题词在神州大地掀起一股为…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8-10 08:52
“今年我家小麦是从来没有的好收成,亩产差不多有1200斤。”河北省宁晋县北楼下村村民阴进山一脸笑容。宁晋地处黑龙港流域,阴进山家的麦田本是盐碱地,今年,他采用微灌技术,把肥料溶进水中,只浇了3次,用了70立方米水。不仅省事省力,每亩 …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4-09-09 08:11
“过度放牧,水土流失,泉水断流过。幸亏人工造林12万亩,径流量大大增加。”在千松坝林场干了15年的陶世杰,感叹造林护水不易:“一亩林拨300元,买棵大点的樟子松就得40元,真叫捉襟见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投入不足,水源如何丰沛?近30年来,京津冀水资源量减少113亿立方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缺水,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看不出繁忙拥挤,却经营着全国近三成融资租赁业务;看不见划破天空的英姿,却聚集了全国95%以上的飞机租赁资产;看不到多少重装备,却源源不断开展船舶、发动机和设备租赁。“截至今年6月,通过东疆平台完成租赁业务的飞机达348架,其中大飞机217架,国际航运船舶53艘。日前又有20余家来自北京的金融企业争相落户。”
“一个班,80多个小学生,教室里满满当当,坐后面的都看不清黑板。” “一辆公交车,不管是814路还是930路,总是排队排到极度厌烦。”“一座城,绝大多数是外地人,每天30多万人钟摆式往返。” 这是燕郊,河北的“镇”,京郊的“城”。它与北京隔河相望,七八年功夫,燕郊常住人口从10万激增至60万。“鞋子小了会卡脚”。新建、扩建几乎没停过,但燕郊的公共服务还是跟不上需求。
车行海坨山,遇雨,青山如黛,更显婀娜。 海坨山是北京第二高峰,山这侧是河北张家口的赤城县,山那侧是北京延庆县。没想到,离北京这么近,竟有这么静美的地方。更没想到,一山之隔,发展落差竟那么大。
自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以来,中央部委密集调研、谋划蓝图,两市一省加快对接、推进协同,市场力量敏锐出击、主动作为。“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中央指明工作路径,思路方案日渐明晰,顶层设计紧锣密鼓。但是,兴奋的媒体、灵敏的市场,有时也显现出“听风就是雨”的过度敏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曹妃甸再次成为焦点。2014年7月31日,北京与河北签署协议,共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双方致力于把曹妃甸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首都产业外迁的最大承载地。
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五环路以内停止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违法行为按上限处罚;天津,近500家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工程渣土运输一律停止;河北,确定北京周边200公里范围为重点控制区域,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除涉及民生等用途外)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