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9+3+1”政策組合拳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

2025年11月24日07:1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北“9+3+1”政策組合拳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

近日,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為企業介紹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於 瞾攝

近日,河北滄州一供應鏈管理公司的股權轉讓業務,在外匯便利化政策支持下實現了“當日辦結”。“原本擔心大額資金結算會耽誤股權交易進度,沒想到當天在銀行就完成了支付,既省了來回跑的功夫,也避免了匯率波動的風險。”該公司負責人說。依托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便利化政策,銀行當天便完成了資金結匯與款項支付,以便捷靈活的資金結算服務,保障了股權合約的順利履行,為企業資本運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9月份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將全面提升便利化水平與精准支持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發展相結合,形成了具有“覆蓋面廣、針對性強、便利度高”等特點的“9+3+1”政策組合拳——“9”是指為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在河北省全域可享受的9項便利化政策﹔“3”是指為支持雄安新區高質量疏解發展,實施的3項配套政策試點﹔“1”是指為支持經濟綠色轉型發展,開展的綠色外債業務試點。

9項新增舉措

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更進一步

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是“走出去”企業的核心訴求。今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翻印《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在河北省實施9項便利化政策。

投資端政策包括4項:取消境內直接投資前期費用基本信息登記,提升業務辦理效率,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和腳底成本﹔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登記,進一步提高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的便利度和體驗感﹔允許外商直接投資項下外匯利潤境內再投資,有助於將存量外資轉化為新的投資增量,進一步鞏固外資發展根基﹔便利境內非企業科研機構接收境外資金,填補了非企業科研機構便利接收境外資金的空白,推動了科研資金的自由跨境流動。

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企業初創期,淨資產較小或尚未盈利,按相關規定難以進行跨境融資或融資規模有限。為支持和鼓勵科技創新,融資端2項政策中都體現了較高的“科技含量”。一是擴大跨境融資便利,統一科創企業的跨境融資便利化額度,分級提升額度上限,精准賦能支持“輕資產、高成長”型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二是簡化跨境融資便利化業務登記管理要求,並有效降低企業融資門檻,更好助力科創企業提升融資效率。

不僅僅方便投融資,一系列政策也為企業提供了多方位便利化服務。3項支付便利化政策中,一是縮減資本項目收入使用負面清單,取消“不得用於購買非自用的住宅性質房產(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地產租賃經營的企業除外)”的限制,有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二是優化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引導銀行按風險評級差異化監管,在擴大開放的同時筑牢風險防線,營造“越誠信越便利”的用匯環境。三是便利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匯支付。簡化境外個人購房結匯支付手續,更好地滿足境外個人在境內工作、生活等合理購房需求。

“原以為得等購房備案証明下來才能辦結匯,沒想到當天就把328萬元人民幣的房款付出去了!”一位境外個人在境內購房時說道。今年9月,該境外個人在滄州購房時遇上了“急事”:房款需通過美元結匯支付,但購房備案証明尚未拿到,國家外匯管理局滄州市分局指導銀行採取“新政快辦”模式,憑購房合同先行為其辦理美元入賬與結匯,后續再補交購房備案証明。新政“先辦后補”的靈活要求,讓這件煩心事當天就畫上了圓滿句號,切實打通了群眾辦事“堵點”。

“為讓政策舉措轉換為企業‘摸得著’的紅利,支持銀行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採用相應的便利化措施,減少企業跨境交易時間和資金成本,外匯政策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大幅提升。”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外匯管理二處李偉介紹。

3項政策試點

支持雄安新區高質量疏解發展

“得益於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的開展,跨境調撥資金額度大幅提升,資金匯劃路徑明顯縮短,為我們大大減輕了工作量,有效提升了跨國公司資金跨境調撥、調劑和運營的自由度和便利度!”雄安新區某企業負責人說。

多項政策先行先試、創新產品服務、強化數字化賦能……為支持雄安新區高質量疏解發展,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出台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利好舉措。

9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同意,該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關於支持雄安新區開展高質量疏解發展相關政策試點的通知》,在雄安新區開展3項政策試點。

相較於現行的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上述提到的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不僅降低了准入門檻,還進一步優化了跨境資金集中管理,有利於企業更便捷、更高效地開展跨國經營,助力雄安新區總部經濟發展。

此外,實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制度外匯管理試點、簡化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外匯登記管理政策也大幅提升了跨境金融服務便利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制度外匯管理試點填補了河北省跨境股權投資領域的外匯政策空白,打通了境外資本參與省內戰略性產業的通道。簡化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外匯登記管理,則是支持了雄安新區符合條件的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外匯登記由雄安新區轄區內銀行直接辦理,並簡化相關材料要求。該政策不僅為企業節約了腳底成本,也更有利於雄安新區吸引國際高端人才。

1項綠色外債業務試點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提速

今年10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同意,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關於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的通知》,在河北省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

該政策主要針對境內非金融企業從非居民融入本、外幣資金且專項用於支持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相關規定條件的綠色低碳轉型項目,允許這類項目更少佔用企業全口徑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從而擴大投資綠色低碳轉型項目企業的跨境融資規模上限,同時相關外債登記下放銀行直接辦理,提升了業務辦理便利化水平。該政策鼓勵企業將跨境融資資金用於綠色低碳轉型項目,有利於吸引全球金融資源向河北省綠色低碳領域有序聚集,助力做好綠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為實體經濟綠色轉型持續注入金融動力。

接下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將圍繞前期密集出台的系列政策,組織開展多渠道、多方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宣傳培訓,搭建“匯銀企”精准對接平台,使改革政策及時惠及更多經營主體。同時,堅持“放管服”與風險防控並重,以“便利化賦能發展,防控力筑牢底線”的雙向思維,實現開放與安全的動態平衡,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助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服務全省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任國省)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