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國土空間藍圖基本形成
省市縣鄉鎮四級1751個總體規劃全部批復實施
河北省國土空間藍圖基本形成
近日從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省市縣鄉鎮四級1751個總體規劃全部批復實施,河北省國土空間藍圖基本形成。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春生介紹,具體來說,這1751個總體規劃包括省級、13個市(含定州、辛集市)、113個縣(市)、需編制規劃的38個市轄區和1586個鄉鎮規劃單元的總體規劃。
“十四五”以來,按照“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河北省科學布局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著力構建“兩圈兩翼七軸、一屏四帶五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全省劃定耕地保護面積8801.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7666.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5458.5萬畝,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為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全面錨固高質量發展空間底線。
河北省是京畿要地,編制國土空間規劃不僅關系自身發展,而且關系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強化京津冀之間的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工作,河北省與京津共同編制完成了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推動形成重點領域與空間圈層嵌套聯動的協同發展格局。雄安新區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等“1+4+N”規劃體系的引領下拔節生長,城市框架、形象和功能逐步顯現,承載力日益增強。
為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河北省注重上下統籌銜接,系統構建省對市、市對縣、縣對鄉鎮的規劃傳導體系,將規劃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分解到位,全面建立“省—市—縣—鄉鎮”銜接貫通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在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同時,河北省也著力提高規劃管理效能。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河北省在項目審批過程中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証合一”改革,持續提高監管服務水平,更好服務項目業主單位,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數字賦能,國土空間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間,河北省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准、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的要求,完成了省級、市級和有關縣(市)規劃“一張圖”信息系統建設,基本形成覆蓋河北全域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同時,開展省級和石家庄市、邯鄲市等3個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設試點,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水平不斷提升。(記者苑立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