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

2025年11月24日06:5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五)

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激活力。

石家庄、唐山列入國家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有序推進國家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高效辦成一件事”惠及廣大企業和群眾……“十四五”時期,是河北改革步伐最快、開放水平最高的五年,典型成果不斷涌現。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在推進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

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河北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好用好高能級開放平台,改革動能越來越足,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國有企業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頭戲”。

去年4月,河北建工集團和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省建研院”)開始實施整合重組,兩家國企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提升綜合競爭力。

“這是一次雙贏之舉。”河北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平說,省建研院作為國家“科改示范企業”,成為河北建工集團科技創新平台和孵化平台﹔而河北建工集團市場資源豐富,為省建研院新材料、新技術應用提供了更多應用場景。

戰略性重組初顯成效。2024年,河北建工集團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61%,省建研院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61%。

跨部門整合9家省屬水利企業,組建河北水發集團﹔整合河北物流集團、河北外貿公司,培育全省商貿物流龍頭企業……近年來,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接續推進,河北省國企資源整合動作頻頻。

“十四五”以來,省國資委有序推進29家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涉及資產5274億元,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改革賦能,量質齊升。“十四五”時期,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從1.2萬億元增長到2.3萬億元,利潤總額從143億元增長到211億元,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7%和10%,國有資本回報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持續改善。

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必須錨定重點任務、抓住關鍵環節。

從預算績效管理看改革,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全面貫通,努力讓政府“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省財政廳印發省級部門預算績效目標設置指引,建立16個行業73個類別的績效體系,並結合零基預算改革要求,選擇重點項目開展績效目標實質性審核。每年組織省級部門開展績效自評,實現省級部門專項資金和預算項目全覆蓋。2021年以來,共對143項專項資金和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評價,涉及資金4237億元,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持續提升。

從農業農村看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讓廣大農民分享更多發展成果。

“十四五”時期,河北省深化農村承包地改革,有序推進國家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農村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加強宅基地規范管理,定州市、平泉市、邢台市信都區、邯鄲市峰峰礦區順利完成國家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任務。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河北經濟持續展現強大活力與韌性。

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共享貿易機遇

冬日的渤海灣,巨輪穿梭,唐山港京唐港區礦石碼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公司3個碼頭泊位處於滿負荷作業狀態。”河北港口集團唐港股份礦石碼頭公司董事長宋方勇說,今年1至8月,公司累計接卸貨船296艘次,完成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6.91%,創公司成立以來新高。

河北綿延487公裡的海岸線上,從北至南分布著秦皇島港、唐山港京唐港區、唐山港曹妃甸港區、黃驊港,它們像一串璀璨的明珠鑲嵌於渤海灣。

港口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用好改革關鍵一招,2022年,河北省重組成立河北港口集團,統籌推進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地港口資源協同聯動、優勢互補。

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河北港口加速融入世界經濟的海洋。2024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超過14億噸,位居全國前列,唐山港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

前不久,一列滿載“河北制造”貨物的中歐班列從石家庄國際陸港駛出。今年前10個月,石家庄國際陸港累計運送貨物超99000標箱,貨重120多萬噸,貨值105.7億元人民幣。

“河北制造”走出去,“絲路洋貨”引進來。中亞地區的糧食、歐洲的板材和鉀肥……這些中歐班列回程搭載的產品,在京津冀地區頗受歡迎。

以中歐班列為紐帶,中外商品雙向奔赴。目前,石家庄國際陸港已開通18條國際運輸干線,輻射范圍覆蓋亞歐大陸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力促進了河北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經貿往來與產業互補。

共享貿易機遇,共謀合作共贏。

今年4月,帶領河鋼塞鋼職工代表到石家庄觀摩學習時,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帶來一個好消息:位於塞爾維亞的河鋼塞鋼技術指標達到建廠以來最好水平,高端客戶直供比例超過95%。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河北省積極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支持企業擴大海外市場、拓展發展空間。河鋼塞鋼、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等成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典型項目。

開放水平持續提升、經濟活力競相迸發。河北主動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省進出口總值從2020年的4456.8億元提高到2024年的6148.8億元,年均增長8.4%,比“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速快1.5個百分點。

建好用好高能級開放平台,提升發展效能

西班牙的火腿、意大利的陶瓷、德國的炊具……6月16日至20日召開的2025年廊坊經洽會,眾商雲集,好物薈萃,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全球購物盛宴。

不光是“買買買”。作為全國唯一以現代商貿物流為主題的專業性展會,這屆廊坊經洽會還舉辦了30余場專業會議和招商對接活動,首次發布重點產業投資合作指南和國際化招商地圖,為企業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搭建橋梁。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以廊坊經洽會為紐帶,廊坊市加速匯聚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國內物流50強企業相關業務在域內實現全覆蓋,快遞區域總部產業集群、供應鏈物流產業集群等加速崛起。

展會是對外開放的會客廳。依托廊坊經洽會、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等開放平台,河北創新辦會理念、提升辦會實效,放大窗口效應,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匯聚起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開放共贏的強勁動能。

建好用好高能級開放平台,必須敢闖敢試、勇於創新。

10月24日,河北自貿試驗區正定片區華北出海中心揭牌,標志著華北首個聚焦企業出海全流程服務的專業化平台正式落地。

破解企業出海材料多、成本高等痛點,該中心推出全免費ODI(對外直接投資)綠色通道服務,實施“一份材料一次提交、一口受理高效辦結、一對一顧問全程陪辦”模式。這種新模式,讓河北萬兆洲際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兆岩連連稱贊:“我們拓展國際市場更有信心了。”

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近年來,以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為抓手,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制度創新的“河北樣本”。

首創國產混礦期貨交割新品種,率先落地“數幣貸”企業融資工具……充分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河北自貿試驗區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改革探索,累計形成26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5項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或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

今年1至7月,河北自貿試驗區進出口額達564.2億元,同比增長14.1%,佔全省同期的16.3%。實際使用外資1.67億美元,佔全省同期的21%。自挂牌設立至今年7月,河北自貿試驗區以萬分之六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同期12.9%的外貿進出口和18.1%的實際使用外資。

從自貿試驗區到綜合保稅區,再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河北積極打造高能級開放平台,開放平台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正在加速顯現。(記者貢憲雲、李巍)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