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各項指標已全面高質量完成

2025年11月20日22:23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石家庄11月20日電 (於雪晴)11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二場。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晟介紹,“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各項指標已全面高質量完成,教育高質量發展邁出有力步伐,為教育強省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於雪晴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於雪晴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新成效

河北依托西柏坡、長城、塞罕壩等紅色教育資源,推進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構建“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格局。實施“高校黨建領航”“中小學校黨建強基”“民辦學校黨建提升”三大工程,實現了各級各類學校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累計創建197個中小學示范性黨組織、366個高校黨建“雙創”示范項目。

在完善五育並舉體系方面,河北全面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確保中小學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和勞動習慣養成計劃,定期開展學校優秀文藝作品展演活動和“美育賦能 冀憶鄉情”鄉村藝術創作大賽,啟動河北省首個學生“五一”勞動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現全覆蓋,新時代學校美育勞動教育成效不斷凸顯。

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邁上新台階

五年來,河北積極深化與京津的教育協作,借助京津兩地優勢資源,加快推進河北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基礎教育合作持續加強。雄安新區已高水平開辦中小學、幼兒園55所,新增學位4.9萬個。京津314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496所學校合作辦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部屬高校對口幫扶河北10所縣域高中。

職業教育協作不斷深化。成立京津冀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園區,聯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穩步推進三地高職院校開展跨省單獨招生試點和“3+2”中高職聯合培養,累計招生1.7萬人。

高等教育協同取得實質進展。組織河北省屬骨干高校廣泛對接京津“雙一流”高校,164項合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扎實開展“周末專家河北行”活動,累計達5641場。在京高校疏解工作進展順利,首批疏解高校全面開工建設,第二批疏解高校確定項目選址,第三批疏解高校正在有序啟動。

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新提升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持續提升,分別達到92.03%、98.23%、96.15%、60.9%,高出國家“十四五”末規劃目標2.03、2.23、4.15、0.9個百分點。

基礎教育公平優質發展。河北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9.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6.14%。連續4年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新建改擴建公辦學校1200所,增加學位109.4萬個,實施縣中振興行動計劃,縣中辦學條件、辦學水平不斷提升,老百姓認可的家門口好學校越辦越多。

高等教育實現提質增量。河北省新增5所本科高校、7所高職院校,普通高校數量達到131所。創建11所高職國家優質校,數量居全國第五﹔11所高職院校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期“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數量居全國第六。新增博士授權點16個、碩士授權點80個,高等教育培養結構進一步優化提升。

此外,從今年秋季學期起,逐步推行學前教育免費政策,惠及56.3萬在園幼兒。開展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屬地招生”“公民同招”“免試就近入學”全面落實。深入推進“雙減”工作,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有效減輕,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現全覆蓋,2021-2024年累計落實學生資助資金454億元、資助學生約1171萬人次。“十四五”期間共計安排學生營養餐補助資金88.38億元,惠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1641萬人次。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

人才供給更加精准。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產業發展,新增理工農醫或急需緊缺相關本科專業點224個,其中90%面向河北省主導產業,理工農醫類本科以上在校生佔比超過一半,累計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近300萬。

學科實力顯著增強。新增A類學科1個,B類學科5個,16所高校5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2個學科進入ESI前1‰,2名學科帶頭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產教融合持續深化。培育建設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297家,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12個,省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3個,現代產業學院52個,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科研創新再結碩果。河北省高校建設各類國家級科研平台8個、省部級科研平台642個,高校牽頭建設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等平台717個。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3項、省級科學技術獎432項。全省高校轉化科技成果合同數5.7萬項,合同金額達68.65億元,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由4.5%提高到目前的14.56%。

教育綜合改革迸發新活力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以教育評價改革牽引教育綜合改革,新獲批15項教育強國建設試點任務,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堅決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五唯論”,打出系列“組合拳”,教育功利化傾向得到有效扭轉。新高考綜合改革平穩落地,建立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

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推動高水平大學舉辦教師教育,探索實施“3+1+2”本碩銜接公費師范生培養模式,啟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研究生課程班,教師培養培訓和學歷層次穩步提升。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先后有7人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21個團隊被認定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入選《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

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構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數字教育平台體系,每年遴選省級基礎教育精品課千余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持續擴大。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