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積極開展2025年網絡文明宣傳月活動
為全面推動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按照河北省委網信辦工作要求,邢台市積極開展2025年網絡文明宣傳月活動。

網絡文明宣傳活動現場。邢台市委網信辦供圖
聯動名人採風,講好邢台故事——“家鄉代言人”活動見行見效。10月28日至29日,河北省委網信辦舉辦的“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名人河北行在邢台市舉辦。此次活動共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湖南等地的20余名正能量網絡名人,到邢台市信都區進行實地採風。此次活動的舉辦為推介該市“太行泉城、美麗邢台”城市品牌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充分展示了該市在文化興市建設成效和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成果,進一步提升了邢台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截至11月2日,今日頭條、抖音、微博等平台全網共推送涉該市稿件128篇,點擊量1億。除此之外,該市積極組織屬地網絡名人擔當“家鄉代言人”開展線上宣傳活動,帶動話題#太行泉城、美麗邢台#閱讀量突破1000萬,同步發動本地新聞網站、新媒體平台開設“網絡文明宣傳月”專題專欄36個,推送相關信息510余篇,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選樹好網民典型,引領崇德風尚——“燕趙好網民”活動走深走實。深入實施“爭做燕趙好網民”工程,邢台市開展“泉城好網民”優秀故事征集活動,累計收到基層推薦案例105件,涵蓋鄉村振興、志願服務、網絡治理等類別,共集中展示優秀故事40個,制作《泉城好網民故事集》系列短視頻5部,引領帶動更多網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奮發有為。持續深化“泉城好網民”活動品牌,打造直面熱點、深入淺出、群眾喜聞樂見的H5、動漫、海報等網絡精品40余部,廣泛傳遞“爭做好網民”理念。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泉城好網民“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網絡文明宣講12場,覆蓋群眾1.2萬人次。依托邢台網等新媒體矩陣推送典型事跡,相關內容總播放量達240萬,培育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深耕素養教育,護航青少年成長——“護航未來”行動落地落細。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文明上網意識和網絡文明素養,弘揚網絡文明新風,聯合巨鹿縣委網信辦,在青少年網絡素養實踐教育基地育紅小學精心打造首個“網絡文明宣傳牆”,營造直觀的網絡文明教育宣傳氛圍。聯合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組建“網絡素養教育講師團”,推動“護航未來·e起成長”活動全覆蓋。累計開展網絡文明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活動200余場,覆蓋中小學21所、社區21個,惠及學生及家長53.5萬人﹔制作《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解讀》《青少年防網絡詐騙》等“網絡文明小課堂”20節,累計觀看量超30萬次﹔開展《河北省網絡虛假信息治理若干規定》專題宣傳教育30余場次,組織“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線上活動,吸引20萬名青少年參與,有效引導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提升網絡安全意識、文明素養、行為習慣和防護技能。
創新公益路徑,共繪家鄉美景——“e齊助力”行動提質提效。聯合市互聯網行業黨委動員7家互聯網企業、網絡社會組織參與“e齊助力家鄉美”網絡公益行動。其中“直播助農促增收”活動聯合本地網紅主播為南和區蔬菜、巨鹿縣金銀花等特色農產品帶貨,累計銷售農產品12.6萬斤,帶動農戶增收﹔開展“數字技術進鄉村”公益培訓,為180余名農村電商從業者提供直播運營、短視頻制作等技能指導,培育農村“公益主播”36名﹔相關公益故事經宣傳后,話題“邢台e起做公益”閱讀量達1900萬,吸引超6萬名網民參與線上公益捐贈,形成“全民參與、全網行動”的公益新格局。
傳承傳統節氣,堅定文化自信——“網絡中國節”活動出新出彩。結合中秋、重陽、寒露、霜降等傳統節點,策劃開展“網絡中國節”系列網絡文化活動80余場次,團結本地青年文化創作者120名,推出“節氣裡的中國”海報、短視頻、圖文等網絡精品200余部。其中,中秋期間推出的《中秋,天涯共此時》短視頻獲播放量突破100萬﹔寒露時節組織“走進內丘扁鵲廟”文化直播,講解中醫養生文化,吸引超80萬網民觀看﹔霜降期間發起“晒邢台霜降農忙”話題互動,收到網民原創內容2100余條,相關作品通過“學習強國”邢台平台、“邢台文旅”賬號廣泛傳播,有效推動邢窯文化、扁鵲中醫文化、梅花拳等本地非遺文化網上傳承,增強網民文化自信。
來源:邢台市委網信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