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推動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5年10月14日09:00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推動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十四五”期間,滄州累計簽約京津項目329個,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標志性項目落地

推動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9月26日,在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生產線上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高 寧攝

9月26日,在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生產線上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高 寧攝

9月17日,在位於孟村回族自治縣的河北亞都管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打磨管道。 魏志廣攝

9月17日,在位於孟村回族自治縣的河北亞都管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打磨管道。 魏志廣攝

提升綜合經濟實力,2024年河北省滄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22.8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速5.6%﹔發展綠色化工和管道裝備兩大主導產業,2024年營收分別達2505.7億元和1950.2億元﹔截至2024年底,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台達到218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573家……

日前,在滄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一組組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充分展示了滄州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的成果。

“十四五”以來,該市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全力打造河北沿海經濟重要增長極,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重點任務推進有力,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近日,渤海之濱的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張仲景路、孫思邈路、華佗路等道路縱橫交織,一輛輛裝載原料藥的貨車陸續從園區的藥企廠區駛出,奔向北京等地。

在園區的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用於生產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原料藥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

“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我國較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效復方降壓藥之一,它見証了華潤雙鶴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全過程。”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總經理助理何陽說。

以前,這個產品主要產自北京。隨著產品的認可度和市場需求增加,急需擴大產能。

面對外遷的選擇,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成為華潤雙鶴的最佳選擇地。

“2016年落戶河北后,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何陽說,目前,滄州分公司佔地面積200畝,車間面積1.3萬多平方米,每年實現營收2億元,納稅近千萬元。現在,他們依托園區打造的醫藥中間體加原料藥加制劑鏈條,向更高附加值的領域轉型升級。

“近年來,園區吸引了大批京津藥企落戶,目前累計入駐企業66家。其中,京津企業48家。”滄州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招商局副局長白雷說,現在,園區正在向中國北方重要的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加快邁進。

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殿國介紹,“十四五”期間,滄州市堅定不移推動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十四五”期間,該市累計簽約京津項目329個,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標志性項目落地。

同時,全力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黃驊港由地區性重要港口上升為國家沿海主要港口。截至2024年底,生產性泊位達46個,打通京津冀至美國西海岸的最快海運通道,內外貿集裝箱航線拓展到20條,內陸港總數達到16個,“十四五”期間年貨物吞吐量均突破3億噸,連續六年保持“北煤南運”港口第一,成為全國首個煤炭碼頭零碳試點項目。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9月18日上午,河北倫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90萬噸/年特種瀝青車間正式投產,一輛輛滿載車間生產的特種改性瀝青的罐車整裝待發,即將把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該車間生產的SBS改性瀝青、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產品,將為高速公路、重載交通、高端賽道等提供更優質的材料解決方案。

“此次90萬噸特種瀝青車間的投產,並非簡單的產能疊加,而是以工廠式連續化生產裝置為核心,構建起智能化生產體系。”倫特化工集團副總經理杜連營表示,車間的改性劑上料機器人堪稱“效率擔當”,現場僅需1人巡視,年節省生產成本30萬至50萬元。

不久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聚氨酯改性瀝青產品,在滄州市滄樂分線完成國省干線實體養護工程首次大規模應用。相比傳統材料,聚氨酯改性瀝青的性能優勢明顯:高溫抗車轍能力拉滿,有效解決重載路段“夏天軟塌”的頑疾﹔低溫抗裂性提高20%,適應北方寒冬凍融循環,減少裂縫產生﹔生產施工過程中有害氣體排放量減少20%至30%,兼顧性能與低碳。

聚氨酯改性瀝青研發項目由倫特研究院牽頭,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在歷時3年的科技攻關中,三方研發團隊通過異氰酸酯預聚體與擴鏈劑的精准配比,讓改性劑與瀝青中的活性基團發生化學反應,構建出穩定的三維化學交聯網絡,從根本上解決了材料性能不穩定的問題。

“十四五”以來,滄州市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戰略之舉、核心之舉加速推進,調優傳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催生未來產業。

加速搭建多元化創新平台載體。目前,省燕趙綠色化工實驗室建設有序推進,省膜產業技術研究院全面建成。截至2024年底,省級以上創新平台達到218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573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699家、“小巨人”企業50家。

產業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滄州有25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全省第一。泊頭綠色鑄造、河間再制造2個集群成功躋身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省第三。綠色化工和管道裝備兩大主導產業健康發展,2024年營收分別達2505.7億元和1950.2億元。

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

近日,記者驅車行駛在滄州市行署西街,一路向南,道路逐漸延展開來。

2024年,通過滄州市實施的道路貫通工程,這條路依次跨過市區的黃河路、晴川路、鯨川路等多條主干道,與滄州市的大外環海河路相交,成為千年大運河畔新的交通干線。

近年來,立足打通主干道,暢通“微循環”,滄州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道路貫通工程,將其連年納入民生實事重點推進,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滄州市主城區打通102條斷頭路,城市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越來越多的“堵心路”變身為“舒心路”。

道路越來越暢通,城市越來越美麗。

在千年大運河環繞的南川老街,盈盈碧水畔,復建的朗吟樓、南川樓,古色古香的街區建筑依次排開,展示出秋日運河畔的獨特景致。

作為滄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亮眼之作,南川老街文化氛圍濃厚,多業態融合共生。2023年10月開街以來,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僅2024年,就接待游客490萬人次,最高峰時一天達10萬人次。

南川老街總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涵蓋了南川樓、朗吟樓2座復建古跡以及46個明清合院風格和民居簡約風格的院落。

在一派明清建筑風格的小吃街上,滄州火鍋雞、吳橋宮面、連鎮扒雞等盡顯滄州美食特色。

近年來,滄州市深挖運河歷史文化,打造多彩旅游消費新場景,以文塑旅圈粉引流。豐富的文旅活動帶來人氣,釋放了消費潛力,也讓南川老街的影響力持續攀升。近幾年,南川老街相繼獲得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等榮譽。

“十四五”以來,滄州市傳統基礎設施逐步筑牢。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雄商高鐵、津濰高鐵開工建設,曲港高速公路肅寧互通至京台高速段、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滄州界至國道205段建成。

新型基礎設施持續建強。新建基站10000余座,5G網絡實現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全覆蓋。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918萬千瓦,佔全市電力總裝機規模的63.5%,大幅超越火電裝機規模。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對外開放,南川老街入選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全市建成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7個,省級和美鄉村1116個,省級和美鄉村重點村134個。

穩就業促增收體系逐步健全。重點群體就業攻堅行動多點突破成果豐碩,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十四五”期間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9.3萬人。

教育現代化進程快速推進。“十四五”期間投入教育經費804億元,完成95所中小學校義務教育擴容提質,職業教育園區一期三所學校招生運營。(記者戴紹志)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反向旅游?來河北開“山河盲盒”!都是隱藏款~
  國慶中秋假期的喧囂已然掠過 “反向旅游”的浪潮正悄然興起 此刻 一份名為“河北山河Online”的 沉浸式旅行圖鑒應勢而生! 在數字人“馬克”的引領下 我們無需跋涉萬裡 便能在這部被譽為“國家地理讀本”的燕趙大地上 開啟一場從7米平原到1450米高原的 “地貌過山車”之旅 為您的“反向旅游”提供一處 內涵與詩意並存的理想目的地 這趟旅程 將開啟華夏地貌的“珍藏盲盒” 從平原煙火到壩上雲端 六大關卡等您解鎖: 品味平原最濃人間煙火 在河頭老街,讓盛唐繁華在舌尖綻放﹔ 見証濕地生態奇跡 在衡水湖,與候鳥共享自然饋贈﹔ 漫步丘陵靜謐秋色 在旱作梯田,領略七百年農耕智慧﹔ 馳騁壩上雲端草原 在綠色海洋,做一場自由的夢﹔ 登臨“巨龍之脊” 在金山嶺,觸摸長城最瑰麗的篇章 觀山海壯闊相逢 在老龍頭,看長城與大海深情相擁 這麼近,那麼美 跟著數字人“馬克” 一起反向而行 解鎖河北這部“濃縮山河”的極致畫卷 在靜謐與壯美中 找到旅行的本真意義 監制:劉 慧 馮亞濤 策劃:商 帆 文案:李兆民 AI數字形象原型:湖長明 翻譯審校:常 沙 柯明可 制作:人民網海外傳播部 人民網河北頻道 特別鳴謝: 秦皇島市委宣傳部 唐山市豐南區委宣傳部 灤平縣委宣傳部 張北縣委宣傳部 涉縣縣委宣傳部 衡水日報社.…
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人民網石家庄10月10日電 (朱延生、實習生張賽)10月10日,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石家庄成立,第一屆委員代表大會同步召開。 10月10日,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石家庄成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