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18.5萬余人次觀眾走進河博過“文化假期”

2025年10月13日08:57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18.5萬余人次觀眾走進河博過“文化假期”

18.5萬余人次觀眾走進河博過“文化假期”

同比增長46.6%,其中省外觀眾10萬余人次

從河北博物院獲悉,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河北博物院共接待觀眾18.5萬余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6.6%。其中,河北省外觀眾10萬余人次,佔比56%﹔京津兩地觀眾2萬余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7.7%。

展陳體系豐富多元,18個精品展覽和50個線上展覽同步開放。“石器時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等10個基本陳列,全面展示河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7個臨時展覽主題鮮明、題材豐富,“方寸春秋——中國古代璽印展”系統呈現先秦至明清璽印發展脈絡,“玉韞古國——良渚文化展”深度解讀早期中華文明,“山河永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革命文物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光影河博·數字藝術沉浸體驗”展,利用多樣的現代科技展示手段,將文物的精湛技藝、審美意趣、文化特色、用途價值,形象而具體地鋪陳於觀眾眼前,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河北的鮮活故事和人文底蘊。50個線上展覽依托數字網絡平台,巧妙突破時空壁壘,精心打造“足不出戶,雲上觀展”的現代化觀展體驗,讓燕趙大地的深厚文脈與時代故事被觀眾隨時感知。

文化活動寓教於樂,涵蓋紅色教育、文化探秘等內容,通過社教課程、服飾走秀活動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新華網、百度等平台,運用直播、短視頻開展文博科普,以數字技術煥彩歷史文化。“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河北梆子、石家庄絲弦、昌黎地秧歌輪番上演,蔚縣剪紙、武強木版年畫、正定傳統繩編、井陘礦區端盛長月餅制作技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齊聚一堂,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傳統節日的溫馨與魅力。此外,河北博物院“玉見河博”“河博茶咖”“河博郵局”“河博集飾”等文創門店同步開展書寫祝福、打卡集章、文創市集等特色活動,豐富公眾文化消費體驗。據統計,假日期間,河北博物院共開展各類特色文化活動60余場。

服務保障全面升級,秉持以觀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實行周一不閉館、延長開放1小時及完善應急機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常態化提供語音導覽器、AR眼鏡智慧導覽,開放多點觸控互動展示牆、三維文物虛擬互動展示系統、裸眼3D數字展等智能設備,營造科技化、互動化的觀展體驗。國慶中秋假期,河北博物院組織開展社教及講解服務1141場次,與公眾共汲文化養分,共度美好假期。(記者史曉多)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反向旅游?來河北開“山河盲盒”!都是隱藏款~
  國慶中秋假期的喧囂已然掠過 “反向旅游”的浪潮正悄然興起 此刻 一份名為“河北山河Online”的 沉浸式旅行圖鑒應勢而生! 在數字人“馬克”的引領下 我們無需跋涉萬裡 便能在這部被譽為“國家地理讀本”的燕趙大地上 開啟一場從7米平原到1450米高原的 “地貌過山車”之旅 為您的“反向旅游”提供一處 內涵與詩意並存的理想目的地 這趟旅程 將開啟華夏地貌的“珍藏盲盒” 從平原煙火到壩上雲端 六大關卡等您解鎖: 品味平原最濃人間煙火 在河頭老街,讓盛唐繁華在舌尖綻放﹔ 見証濕地生態奇跡 在衡水湖,與候鳥共享自然饋贈﹔ 漫步丘陵靜謐秋色 在旱作梯田,領略七百年農耕智慧﹔ 馳騁壩上雲端草原 在綠色海洋,做一場自由的夢﹔ 登臨“巨龍之脊” 在金山嶺,觸摸長城最瑰麗的篇章 觀山海壯闊相逢 在老龍頭,看長城與大海深情相擁 這麼近,那麼美 跟著數字人“馬克” 一起反向而行 解鎖河北這部“濃縮山河”的極致畫卷 在靜謐與壯美中 找到旅行的本真意義 監制:劉 慧 馮亞濤 策劃:商 帆 文案:李兆民 AI數字形象原型:湖長明 翻譯審校:常 沙 柯明可 制作:人民網海外傳播部 人民網河北頻道 特別鳴謝: 秦皇島市委宣傳部 唐山市豐南區委宣傳部 灤平縣委宣傳部 張北縣委宣傳部 涉縣縣委宣傳部 衡水日報社.…
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人民網石家庄10月10日電 (朱延生、實習生張賽)10月10日,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石家庄成立,第一屆委員代表大會同步召開。 10月10日,河北省機器人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石家庄成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