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通辦”,秦皇島打造“五分鐘政務服務圈”
日前,河北秦皇島蟹團團餐飲有限公司創始人矯春穎和愛人來到位於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餐飲店,收拾桌椅,打掃衛生,為正式開業做最后准備。
前不久,矯春穎拿到了公司營業執照。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隻花幾分鐘時間,通過小區樓下的智能終端就得到了這份証照。
“太方便了!”矯春穎說,這得益於秦皇島市在全國率先推出的“一端通辦”政務服務模式。
自小在海邊長大,矯春穎一直想開一家海鮮餐飲店。選定店址后,她在家登錄河北政務服務網,線上提交了企業開辦申請。
以往,領取營業執照要麼選擇郵寄送達,要麼跑到政務服務大廳自行拿件。矯春穎正猶豫選擇哪種方式時,一位鄰居告訴她,小區樓下新設了“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終端。
當天下午,矯春穎在收到審批通過的通知后,帶著個人身份証,到智能終端前咨詢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打印營業執照,得到了肯定答復。
點擊智能終端屏幕上的“政務服務”專區,選擇“証照打印”一項,將個人身份証放置感應區,矯春穎看到,屏幕上立即彈出六位數驗証碼,她的手機同時收到了短信提示。
隨后,她將該驗証碼輸入到放置在小區物業處的打印機上,一張嶄新的營業執照順利打印。
政務服務、便民繳費、政務攬投、鄉村建設……記者在終端屏幕上看到,界面按功能劃分多個模塊,服務類型豐富,覆蓋領域廣泛。該終端還與快遞櫃相結合,實現快遞寄取和業務辦理一體化。
河北數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政府事業部總監王峰介紹,“一端通辦”政務服務模式,即在全市的居民區、商業區、企業園區、學校等地布設“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終端,通過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將准營准辦、稅收財務、投資審批等78項高頻窗辦政務服務事項,以及水、燃氣繳費等眾多公共服務全部接入終端,讓企業和群眾一趟大廳都不用跑,構建“5分鐘政務服務圈”。
相比政務服務大廳通常在工作時間辦理業務,“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終端可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企業和群眾一旦有辦事需求,可隨時到智能終端自助辦理,切實增強了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優化了營商環境。
秦皇島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陳樹軍介紹,在“一網通辦”“一窗通辦”的基礎上,秦皇島市創新開發“一端通辦”政務服務模式,旨在建立基層政務服務與經濟效益互促的創新機制,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多跑腿”的痛點,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以“便民服務下沉、數據資源整合、政企協同共建”為改革主線,秦皇島市打造了“一端通辦”數字基座,依托省級政務雲平台,歸集了32個部門的1.2億條數據,實現証照、戶籍等核心信息實時調用。同時,融合匯聚了公共服務、商業、金融、通信等多源數據,形成高質量數據集,賦能千行百業。
“為確保數據安全,我們建立了‘數據可用不可見’機制,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釋放數據價值。”王峰補充說。
另外,智能終端還上線了AI管家功能,及時為企業和群眾答疑解惑。
“您好,我是AI管家小微,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近日,泰盛家園小區的“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終端前,居民王建明點擊屏幕上的“AI管家”選項,體驗了一把AI便捷服務。
“小微小微,我想辦理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業務,需要准備哪些材料?”王建明對著屏幕上的AI數字人提問。
很快,小微給出了清晰答案:“您好,辦理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業務通常需要提交企業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証明、新的經營范圍說明等相關材料……”
王建明隨即用手機拍下了回復內容。王建明說:“今后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請教小微,高效省時。”
順應民意,秦皇島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秦皇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等多部門聯合河北數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花費兩年時間,多渠道收集並梳理政策知識,形成了擁有上百萬條信息的政策知識庫,覆蓋政務服務、社保、稅務等多領域,為AI管家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
來自秦皇島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試點運行以來,“一站式服務共享大廳”智能終端累計在秦皇島市布設166台,日均服務企業和群眾上萬次,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秦皇島經驗”。
陳樹軍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拓展智能終端的服務領域,豐富業務場景,有效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百米”,真正實現“大廳事,小區辦”。(記者解楚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