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鋼板樁的中國力量

津西集團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鋼板樁生產企業
一根鋼板樁的中國力量
——“鐵疙瘩”怎樣變成“金娃娃”(七)
9月2日,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型鋼二廠鋼板樁生產車間,員工正在檢測鋼板樁產品。本報記者 李巍攝
一條條長度超過百米、燒得通紅的“火龍”在軋機上呼嘯而過……9月2日,在津西鋼鐵集團(以下簡稱“津西集團”)旗下的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西股份”)熱軋鋼板樁車間,型鋼二廠廠長王樹偉緊盯著每個關鍵生產環節。這批產品,將用在國家大型水利樞紐馬鞍山姑溪河當涂閘樞紐工程上。
如今,津西集團已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鋼板樁生產企業。津西股份董事長韓力說:“今年上半年,我們的熱軋鋼板樁銷量達到44.6萬噸,全球市場佔有率25%,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到70%。”
鋼板樁是一種邊緣帶有鎖扣、可聯鎖組合的結構型材,通過機械嵌合形成連續嚴密的擋水或擋土牆體,廣泛應用於水利工程、交通基建、地下空間開發等領域,對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然而,20多年前,國內重大工程所需的高端鋼板樁,基本被國外企業壟斷,價格高昂。一噸進口鋼板樁,價格一度高達1萬多元。
國內企業真的干不了嗎?津西集團不信這個邪。
2013年,該集團在大H型鋼生產線上進行技改攻關,在借鑒、吸收、消化、提升世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針對鋼板樁斷面形狀復雜、鎖扣成型和尺寸控制難等難點,認真分析鋼板樁性能及使用要求,實現突破。同年7月,津西熱軋鋼板樁軋制成功,完全符合國家標准。
熱軋鋼板樁軋制成功了。但是,這條生產線同時承擔著大H型鋼與鋼板樁兩類不同產品的生產任務,作業效率低。如果能上一條專用的鋼板樁生產線,更有利於企業實現低成本、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2017年初,津西集團了解到,歐洲一家擁有鋼板樁技術的鋼企倒閉了。能否買下他們的設備?抱著一線希望,津西集團董事長韓敬遠帶領團隊來到這家企業考察,結果卻讓他們很失望:設備陳舊,生產成本高、效率低。
買,還是不買?他們商議到第二天凌晨,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但這套設備的技術路線還是給了他們新靈感。津西集團多次召集技術骨干,商議出一套串列式的全新生產線設計方案。之后,他們投資15億元,下決心通過自主創新,建設國內首條全國產化的鋼板樁及超大H型鋼生產線。
國內首條,意味著在國內無成熟經驗可循。
津西集團深入研究德國及盧森堡等地的先進技術,與天津一家公司合作,首創鋼板樁串列式半連續軋制工藝,合作開發出國內最大萬能軋機等關鍵設備,並突破技術瓶頸,制造出改良版的鋼板樁生產設備。
設備有了,生產技術亟待提高。
鋼板樁產品的工藝設計復雜,軋制難度大。在津西集團產品展覽廳,記者見到了各種形狀的鋼板樁,邊緣帶著彎彎的鎖扣。“這看似不起眼的鎖扣,不知道難住了多少鋼廠。”王樹偉解釋,生產中稍有差池,都會導致鎖扣變形。而一旦鎖扣變形,鋼板樁無法緊密咬合,就起不到擋水、擋沙效果,如同廢品。
為提高工藝設計能力,津西集團引入歐洲專家團隊,專門為他們研發鋼板樁孔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初,該產線正式投產,具備生產400毫米—900毫米U型鋼板樁、500毫米—850毫米Z型鋼板樁和腹板寬度達1100毫米超大、超重、超厚規格H型鋼的全系列大規格產品的生產能力。這樣的生產線,當時國內隻有這一條,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產品是否過硬,還需要通過一個個重大工程項目的檢驗。此時,津西集團等待著一個証明自己的機會。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深圳端的東人工島開建,項目方原打算採用進口鋼板樁。津西集團主動出擊,力邀項目方來公司現場參觀考察。2018年3月,在項目方的見証下,集團在海邊進行了為期15天的打樁試驗,拿自己生產的鋼板樁與進口鋼板樁反復對比,結果証明,津西鋼板樁的抗彎、抗裂、擋水性能優異,價格還便宜。最終,津西鋼板樁勝出。
深中通道的訂單,是津西集團接到的國內鋼板樁第一個大單。好消息令人振奮,但壓力也隨之而來。項目方要求生產33米長、750毫米寬的熱軋鋼板樁,規格之大、軋制難度之高,前所未有。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津西集團從設計、研發、生產部門抽調精兵強將,修改孔型、重新設定參數、反復調整軋輥角度、加入下壓裝置……終於,在拿下訂單的3個月后,試軋成功。
“如此大規格的熱軋鋼板樁,應用效果怎麼樣?”1個月后,津西股份銷售公司副經理張金輝帶著疑問,走進工程現場。在深中通道東人工島臨時堰筑段,千余根33米長的津西熱軋鋼板樁緊密相連,在海上形成一個堅固的環形屏障,擋住了泥沙和海水。現場施工人員紛紛豎起大拇指:“津西鋼鐵的熱軋鋼板樁,樁體厚重、鎖扣緊密,稱得上是‘定海神樁’!”這時,張金輝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定海神樁”的美名,從此在業界傳開。
“隻有干別人干不了的,我們才能站上行業制高點,才能掌握主動權。”張金輝說。
為推動熱軋鋼板樁在國內應用,2023年,津西集團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科技發展中心指導下,聯合上下游企事業單位,成立了“全國熱軋鋼板樁應用技術推廣工作組”,目前已吸引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華設設計集團等46家會員企業“入組”,實現了國內熱軋鋼板樁在水運領域作為永久結構應用的突破。
今年,津西集團在上海成立“津西全球技術解決方案中心”,通過EVI(材料制造商介入下游用戶的早期研發階段)模式,將寬幅熱軋鋼板樁用在了吉林鬆花江圍堰工程、安徽航道船閘工程等項目上,成為這些工程項目的永久結構。
越來越多的重大工程,有了津西鋼板樁的支撐:在杭州錢塘江大橋項目中,抵擋住高達9米的錢塘潮沖擊﹔在蘇錫常南部通道太湖隧道項目中,以其優異止水效果保障了中國最長水下隧道的建設﹔在宿連航道一期河道護岸工程中,展現出免開挖、免截流、免養護、造價低、工期快的優點。目前,津西熱軋鋼板樁遠銷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具備U型和Z型兩大系列30余個規格11個鋼種。特別是Z型鋼板樁,因非對稱軋制,技術難度高,全球僅有4家企業能夠生產。
做專鋼鐵主業,做長產業鏈,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產品。當前,津西集團正在加快實施“專長高”戰略,以綠色型鋼鋼板樁及新能源軟磁材料為核心拳頭產品,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做精做強,持續推進產品迭代升級。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我們將全力打造全球頂尖的鋼板樁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為全球工程客戶提供‘材料+設計+施工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韓敬遠說。(記者李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