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一塊船板鋼挺進“深藍”

2025年09月16日08:5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塊船板鋼挺進“深藍”

敬業集團攻下“鋼鐵界的鑽石”9Ni鋼

一塊船板鋼挺進“深藍”

——“鐵疙瘩”怎樣變成“金娃娃”(六)

9月5日,工人在敬業集團有限公司寬厚板熱軋車間作業。 本報記者 史晟全攝

1500噸風電安裝船“華夏鴻鵠01”、南極磷蝦運輸船、巴西石油P80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這些勇闖“深藍”的海洋重器,背后都有同一個支撐:“敬業造”的高品質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鋼。

9月5日,敬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裡,一塊50毫米規格厚度的EH36大型集裝箱船用鋼正等待一場極限考驗——低溫沖擊測試。

自動溫控系統精准控制,酒精中的鋼板試樣溫度冷卻至-60℃后,被准確安放在沖擊砧座上。操作人員開動沖擊試驗機,擺錘驟然釋放、高速撞向鋼板試樣的那一刻,鋼板沖擊韌性超過了270焦耳。

“這塊鋼板韌性夠足!”敬業集團中厚板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馮勇說,這意味著,用它建造的大型集裝箱船,就算在-60℃極寒環境下,也不會突然發生脆斷,確保船舶安全。

從鑽井平台到海上風電場,從遠洋巨輪到跨海橋梁,海洋開發越深入,越需要高強高韌的鋼鐵利器。

早在2007年,主打高線螺紋鋼建材的敬業集團,就敏銳地嗅到了海洋經濟的機遇。

說干就干,3000毫米中厚板生產線很快建成投產,隨后A、B、D級別的普通強度船板及AH32、DH32等部分高強船板研發成功。“敬業造”逐漸覆蓋了造船行業95%的用鋼規格,也穩穩地握住了海洋市場的“入場券”。

但市場不等人,普通船板市場很快飽和。敬業要啃的,是金字塔尖的高端技術。

“要卷,就要卷到高端品種鋼市場﹔要卷,就要卷到國際舞台。”敬業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竇為學一句話,道出了敬業的發展決心——要將高品質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鋼,打造成拳頭產品,向深海進軍。

一場改寫行業格局的強強聯合,正在悄然醞釀。

2024年,與日鋼營口中板有限公司合並合作后的敬業集團,一躍成為全球大型中厚板制造商,六條中厚板生產線年產能1200余萬噸。

更亮眼的是,集團產品拿下了美國、法國、英國、挪威等十一國十家船級社產品認証,通行全球。船板鋼更是獲得中國、美國、挪威三家船級社產品質量免檢資質。當年,敬業集團船板鋼銷量達到189.96萬噸,其中出口48.8萬噸,造船用鋼銷量位居全球前列。

訂單順勢而來,隊伍也迅速配齊:中厚板事業部副總經理趙和明壓陣,技術專家於浩、王樹國、馮勇挑大梁,以劉羽、韓宗恩等為代表的“95后”打頭陣。

可新的挑戰隨之而來。隨著海洋探索不斷向深遠海挺進,高韌性、60毫米以上的特厚超寬鋼板需求越來越多。

更厚,成了團隊要闖的第一道難關。

今年5月,敬業集團交付了85毫米×4080毫米特厚超寬EH40高強船板。

將400多毫米厚的鋼坯原料加工成85毫米的鋼板,沒人敢小瞧這個變薄的過程。馮勇解釋,這個過程並不像把面餅壓扁那麼簡單。厚厚的鋼坯在軋制過程中,表層變形大、中心變形小,要讓它均勻變形,得下真功夫。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團隊一邊優化軋制工藝,使形變相變溫度合理,有效促進晶粒細化﹔一邊採用固化水冷參數的超快冷技術,確保鋼板從表層到中心冷卻均勻。多部門協同作戰,最終讓這批船板鋼的性能合格率達到100%。

每一次攻關,都是毫米級的較量,都是技術與耐力的雙重考驗。

跨過這道坎,突破接連而來。今年,敬業集團5米軋機造出的特厚超寬鋼板最大厚度達180毫米、寬度達3650毫米,達到當前工業應用的規格極限。

解決了“厚”,還有更棘手的難題——海水腐蝕。

大海裡的氯離子,能輕鬆鑽透普通鋼材,把它鏽穿。

團隊從銅、鉻、鎳等耐腐蝕金屬元素中尋找靈感,像調魔法藥水一樣,反復試驗添加比例。更關鍵的是,通過精准熱處理,讓耐腐蝕元素均勻融入鋼材的基體組織,擋住氯離子的進攻。

功夫沒有白費,“鋼鐵界的鑽石”9Ni鋼,被他們造了出來!

最近,敬業集團9Ni鋼憑借過硬質量一次性通過中國、美國、挪威等五家船級社認証,同時通過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技術評審,並中標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2025年度至2026年度9Ni鋼採購項目。

竇為學介紹,這種含有9%鎳元素的特種鋼,能在-196℃超低溫下保持韌性,是液化天然氣儲罐的剛需品。可它極其難造:鎳價昂貴﹔制造所需的鋼水中磷含量需要在0.005%以下,而普通鋼控制在0.025%即可。

在轉爐工序加大留渣量、多次倒渣除磷、利用滑板擋渣技術等,一次次除磷試驗后,最終達到了預期效果。

“敬業造”的名單還在不斷拉長:開發出厚度偏差控制在0至0.25毫米的高尺寸精度船板,應用於客滾船﹔實現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全船型、全規格供貨能力……眼下,敬業集團高品質造船板和海洋工程用鋼的訂單已經飽和。

趙和明說,面對深海開發對高性能特種鋼材的需求持續攀升,他們一方面與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等頂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攻關,解決質量改善工序瓶頸點﹔另一方面研發高性能產品,滿足下游高端需求。

今年底,敬業集團60毫米以下普通船板及50毫米以下AH32至DH36高強船板將實現穩定生產,推動全集團拳頭產品產量達到225萬噸。2026年底,EH690以下全系列產品將實現全覆蓋,大線能量焊接用鋼等也可以批量供貨,“敬業造”進一步向“深藍”挺進。(記者宋平)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