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安置點的食堂開伙了

2025年08月03日09:1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置點的食堂開伙了

得知要給受災群眾做飯,興隆二中8名后廚員工二話沒說結束假期趕回學校

安置點的食堂開伙了

8月2日,興隆縣第二中學受災群眾安置點開伙,249名受災群眾吃上了剛出鍋的可口飯。 本報記者 李建成攝

8月2日7時30分,興隆縣第二中學食堂准時開餐。六道河鎮楊家台村村民范貴存從食堂后廚組組長國青花手中接過盛滿早飯的餐盤:一碗大米綠豆粥、一張肉餅、一塊蔥花餅、一個雞蛋、一勺咸菜。這是興隆二中受災群眾安置點開伙后的第一份飯菜。

“是家裡飯的味道。”范貴存吃得格外香甜。和他一樣,在此安置的249名受災群眾都吃上了熱騰騰的早飯。為了讓鄉親們不再吃盒飯,而是吃上更可口的家常飯,興隆二中后勤團隊緊張籌備了20多個小時。

8月1日8時,國青花接到學校通知:立即返校,為轉移安置的受災群眾保障飲食。她立刻結束暑假,從老家蘑菇峪鎮趕往學校。同樣的電話,學校總務處副主任王國良也打給了另外7名后廚員工。“一聽說是給受災群眾做飯,大家二話沒說都趕回來了。”王國良告訴記者,其中包括家裡同樣受災的廚師華曉偉。還有兩名正在做兼職暑假工的后廚員工,也當即辭去工作,返回學校。

第二天開伙,首要任務是恢復食堂運轉。由於暑假期間剛對廚房設施進行了維護,需要徹底清理衛生、洗刷設備、全面消殺。返校員工立刻分工協作,男同志清掃地面、擺放重物,女同志擦拭台面、清洗消毒餐具。經過近9個小時努力,當天17時許,食堂內外被打掃得干淨整潔。

保障一日三餐物資供應,是另一項關鍵任務。王國良緊急採購、調配所需的米、面、油、肉、蛋、菜等食材。“一直忙到晚上8點多,才把物資備齊。”王國良說。

國青花則抓緊時間制定未來一周的食譜。“必須考慮營養均衡,還要照顧到老人和孩子的口感,注意葷素搭配。”她反復斟酌后確定的食譜張貼在食堂:8月2日早餐為大米綠豆粥、肉餅、蔥花餅、雞蛋﹔午餐有大米飯、燉肉、西紅柿燉豆腐、芹菜炒肉﹔晚餐則安排了大米豆飯、亂燉、豆豉白菜炒肉、肉末蒸蛋和綠豆湯。

物資到位后,備餐工作隨即展開。為了確保次日早餐按時供應,國青花和同事們一直忙碌到深夜。“把早餐食材基本准備好,已經將近夜裡11點半了。”王國良說。

8月2日凌晨4時,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的國青花和同事們又在鬧鈴聲中起床,迅速投入早餐制作。和面、調餡、煮雞蛋、熬粥……廚房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清晨7時許,所有早餐准備就緒。連續的高強度工作讓員工們十分疲憊,記者看到一位后廚大姐利用開餐前的短暫間隙趴在餐桌上休息。

7時30分,開餐時間到了。200多名鄉親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在兩個打飯窗口前排起隊伍,領取早餐后到餐桌就餐。“軟乎,味道好。”83歲的姜文芝老人對肉餅贊不絕口。3歲的賀嘉冉津津有味地吃著粥和雞蛋。

“雖然遭了災,但黨和政府把我們安置得挺好,吃得上、喝得上、穿得上,老百姓心裡就踏實。”朱家溝村村民羅義說。(記者李建成)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