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鄉親們靠得住的主心骨
興隆縣六道溝村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救助群眾
做鄉親們靠得住的主心骨

8月2日,商桂福(前排左一)和救援人員抬著擔架,送行動不便的村民搭乘救護車轉往安置點。本報見習記者 張昊攝
8月2日,看著汽車一趟又一趟把村民拉往興隆縣六道河中學集中安置點,該縣六道河鎮六道溝村黨支部書記商桂福鬆了一口氣:“路通了,最難的時候挺過去了!”
過去幾天,這位有著28年黨齡的五旬漢子,幾乎沒怎麼合過眼。
7月28日凌晨,六道溝村暴雨如注。盡管提前轉移了地質災害風險點附近的村民,商桂福還是放心不下。
凌晨3時許,雨勢更猛,水位暴漲。商桂福和兩名村干部趕緊出門,挨家挨戶敲門通知村民轉移,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88歲的村民商振路腿腳不方便,他家周邊部分山體出現滑坡,泥漿夾雜著石塊堵住了房門。危急時刻,商桂福和其他村干部從窗戶爬進,背起老人就往外沖。
“多虧了村干部,要不是他們來得及時,我跟老伴兒就出不來了。”回憶起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商振路仍心有余悸。
不多久,村裡的電力、通信和通往外界的道路都斷了,六道溝村成了“孤島”。
商桂福顧不得自家受災,立即組織村裡的黨員干部摸排災情、救助村民。
房屋危險的村民,就近轉移安置﹔村裡有限的物資,給最急需的家庭送去……商桂福帶著村干部逐一安排,不斷為大家鼓勁。
支援力量接連到達。7月29日,第一支救援小隊長途跋涉到了六道溝村,帶來了第一批物資﹔7月30日,物資救援車在道路搶通后開進了村裡……
轉移安置、物資供應、淤泥清理……在六道溝村黨員干部們的工作清單上,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連日來,在防汛救災最前線,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村民生命安全,做鄉親們靠得住的主心骨。
郭耀升是六道溝村的包村干部。7月29日,他蹚著齊腰深的洪水進村,摸清村裡受災情況,趕緊把第一手災情資料傳遞出去,然后又徒步帶回村裡急需的物資。“信息早一分鐘送達,鄉親們就多一分希望。”郭耀升說。
這些天,郭耀升一直在村裡忙碌。白天,他清點救援物資,為村民分發食物和飲用水﹔夜晚,挨家挨戶動員群眾轉移,做思想工作消除村民顧慮。
8月2日,六道溝村村民要全部轉移至集中安置點,或者投親靠友。
六道溝村婦女主任高淑芬在逐戶確認轉移名單時,發現80歲老人王志義因行動困難,仍留在家中,無法跟隨其他村民一起前往集中安置點。
“我們村有一位老人走不了路,轉移到安置點需要擔架和救護車。”高淑芬馬上聯系,申請調派救護車協助轉移。
不一會兒,一輛救護車來了。“小心一些,這邊有個水坑。”在高淑芬的指引下,大伙兒小心翼翼地抬著擔架,行走在滿是泥濘的崎嶇路上,將老人安全送上救護車。
開車前,老人緊緊握住高淑芬的手:“有你們在,我們心裡就踏實!”
高淑芬叮囑老人注意身體,看著救護車啟程,轉身又奔向下一戶村民家。(記者郝東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