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石家庄海關形成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的104項精准措施

2025年07月23日18:59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石家庄7月23日電 (記者趙明妍)7月23日,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石家庄海關支持河北省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石家庄海關積極服務、主動構建“四維一體”政策體系——涵蓋“優化口岸營商環境23條、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28條、促進航空口岸發展16條、服務外貿穩量提質37條”,形成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的104項精准措施。同時,圍繞跨境電商、汽車產業等重點行業出台10條、16條特色支持舉措。

“石家庄海關支持河北省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趙明妍攝

“石家庄海關支持河北省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趙明妍攝

石家庄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石金峰介紹了2025年上半年石家庄海關外貿支持政策。

支持港口發展方面。石金峰表示,針對河北省四海一空的港口優勢及近年來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特色,支持河北臨港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動口岸數字化轉型、提升集裝箱貨物便利化、支持保稅監管場所建設,確保跨境貨物“出海”高效順暢﹔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支持毗鄰口岸的綜保區設立航空前置貨站,開展出口前打板、進口拆板理貨等業務,支持申建綜合性進境指定監管場地,建立中轉貨物快速通關通道﹔支持石家庄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支持開展鐵公多式聯運,推行車邊直裝等便利化措施,打造暢通安全的國際公路直達運輸通道﹔支持高水平開放平台建設,著力提升綜保區吸附力、輻射力和承載力,助力打造一流特殊區域。

服務跨境電商健康發展。石家庄海關主動施策,充分發揮跨境電商靈活多樣的特點,助力外貿突圍。依托北方(滄州)跨境電商物流基地,積極向海關總署爭取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外貿新業態“先查驗后裝運”監管試點﹔在綜保區開展“跨境電商(1210)+保稅展示”業務模式,將保稅功能延伸至展示場景﹔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將符合條件的境外退運、國貨入區、境外進口等多種來源商品在綜合保稅區內理貨分揀后集拼出口。

大宗商品進出口方面。據了解,河北擁有3個水運口岸,進口商品以鐵礦砂、煤、原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為主,2024年大宗散貨進出口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二位。石家庄海關積極服務能源資源類商品進口,實施“先放后檢”“依企業申請實施品質檢驗”等惠企措施,進一步壓縮大宗商品通關時效、助力港口鐵礦石、大豆、木材等貨物快速通關﹔積極穩妥推進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落地,進一步拉動北方能源基地建設,將“過路經濟”轉型為“落地經濟”﹔支持符合條件的供國際航行船舶的保稅油品儲罐,開展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功能疊加試點,通過這一政策,油品可實現“一罐多功能、免於多次短倒”,顯著提升供油效率。

支持河北省“新三樣”出口。石金峰介紹,聚焦“新三樣”產業新動能,靶向發力穩鏈紓困,應對外貿波動。例如,鋰電池屬於危險貨物,海關始終秉持“安全優先、科學監管”的原則,持續優化鋰電池包裝監管流程,在全國率先推出了膠合板箱半成品到廠組裝模式,將包裝箱拆解為標准化組件運輸到廠后再行組裝,降低包裝運輸成本﹔積極推廣“分箱發運”出口模式,即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整車生產地海關實施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后,與汽車分別裝運出口﹔探索進口汽車天窗、汽車零部件適用“遠程屬地查檢”,以遠程監管、視頻查檢的智能化方式開展,提升查檢效能。

支持特色農食產品進出口。結合河北省出口農食產品品類特色鮮明、產業集群突出、市場多元化等特點,石家庄海關積極服務農食產品優進優出,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開展“批次檢驗+遠程屬地查檢”作業試點﹔積極推動國際陸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建設﹔支持河北種牛種禽等特色種質資源擴大進口。

幫助企業降本提效方面。面對復雜多變外貿形勢,催生企業內生動力,促進AEO企業享惠升級,進一步拉長AEO企業享惠清單﹔推動中國海關優惠原產地服務平台在河北應用推廣,服務自由貿易協定更好發揮效能﹔支持“新型加工貿易風險擔保模式”改革在河北落地,通過重構擔保機制、引入第三方金融力量,系統性解決加工貿易企業保証金佔用高、資金周轉慢的問題﹔梳理出口依賴度高和受貿易摩擦沖擊較大重點企業,用好“關長送政策上門”“海關協調員”機制,開展“一對一”幫扶,量身定制“政策包”。

“在‘四維一體’政策體系及各項精准措施綜合發力下,石家庄海關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有效促進了河北省外貿的穩定與發展。”石金峰說。

國際物流通道效能全面提升。中歐中亞班列開行量質齊升,上半年累計開行633列,同比增長184%﹔航空貨運創新“空側直通+機坪直裝”監管模式,單票貨物通關效率提升約70%,物流成本降低約30%,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152架次,貨重2787.54噸﹔促進優化集裝箱航線布局,保障“美西”等13條集裝箱外貿航線常態化運營﹔推動“冀貨冀貿冀出”,上半年保障本地企業生產的2.5萬噸鋼管和中捷石化2批4萬噸汽油從黃驊港首次出口,不斷提升港口對臨港產業輻射帶動能力。

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跨境電商監管創新試點成效初顯,菜鳥國際北方跨境基地、唐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5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曹妃甸綜保區,通過“商品畫像+倉庫現場+物流軌跡”監管體系,對跨境商品實現全流程可視化監控,“6.18”期間創下單日10萬單的新紀錄。

大宗商品保供穩鏈。“先放后檢”等惠企措施的落地,壓縮整體作業時長50%,碼頭周轉率躍升60%,進口天然氣、原油、煤炭抽樣檢測比例大幅下降。上半年,河北省大宗商品佔進口總值70.5%,進口原油177.8萬噸,同比增加1.4倍,進口鋁礦砂及其精礦966.3萬噸,同比增加22.8%,進口大豆296.6萬噸,同比增加16.1%,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長態勢。

“新三樣”出口動能充沛。鋰電池“膠合板箱半成品到廠組裝模式”應用於8321個膠合板箱,為企業節省物流費用24.96萬元。河北省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額126.7億元,佔出口總值的6.99%,鋰離子蓄電池出口4.5億元,同比增長1.1倍,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彰顯了河北外貿轉型與能源升級的成果。

農食產品進出口提質增效。指定監管場地功能不斷完善,用好河北省已獲批的4類10個指定監管場地和其它功能性口岸,進境糧食、水果等業務有序開展。對出口鮮梨實施“批次檢驗(檢疫)”,對竹木草制品實行“遠程屬地查檢”,加大特色農食產品出口,保障滄州鮮梨、唐山鮮桃分別首次出口阿根廷和烏茲別克斯坦。上半年,農產品出口85.2億元,同比增長7.1%。

企業獲得感切實增強。新增AEO企業15家、達到205家,企業享惠范圍進一步擴大。簽發RCEP原產地証書及聲明4268份,金額13.27億元,分別增長24.29%、13.97%。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宣講105次,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重點外貿企業座談會,收集外貿企業訴求63個並逐一研究解決。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