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物倉“一張網”累計盤活資產7.7萬余件

節約資金2200余萬元
河北省公物倉“一張網”累計盤活資產7.7萬余件
日前,石家庄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一批閑置醫用物資,經公物倉統籌調劑,裝車運往秦皇島、邢台。這些醫用口罩手套、消毒液、護目鏡、防護服等物品,將用於支持兩地旅游旺季醫療救護和一所醫院新院區開診。
一邊是“沉睡”的公物資產,一邊是急需採購的物資,“喚醒”存量資產、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公物倉成為好幫手。
“公物倉就像各行政事業單位共享的‘二手倉庫’,是一個對各單位長期閑置、低效運轉的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管理、調配、處置的平台。”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是全國探索公物倉建設較早的省份之一,2022年至2023年,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確定全國首批43家公物倉創新試點單位,河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入選其中。
除了利用閑置業務用房建立實體公物倉,河北省還在河北省省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增設“調劑共享平台”功能,搭建起虛擬公物倉。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將省級行政單位閑置的房屋、家具、辦公設備等資產納入公物倉進行統一管理調劑,各單位可登錄平台,查詢所需資產,線上申請資產劃轉,即調即用。通過公物倉調劑,原本閑置的公物,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省直機關一單位64組手搖密集架閑置,正需要添置相關辦公用具的省貿促會,通過公物倉平台一鍵申請接手﹔一組液晶拼接屏經過檢測調試,在石家庄一所中學“再就業”﹔一批閑置空氣消毒機,由公物倉調撥,投放至多地警務站……依托公物倉系統,兩年來,河北省累計盤活資產7.7萬余件,節約財政資金2200余萬元。
為了拓寬資產入倉途徑,推動在倉資產跨部門、跨地區、跨級次調劑,今年以來,河北加快推進全省公物倉“一張網”建設,目前,秦皇島、邢台、唐山、衡水等4個市級公物倉已接入省級行政單位公物倉信息平台,各地數據共享,業務“一網通辦”。
“我們還鼓勵各單位把待維修的辦公家具放入公物倉,工作人員或專業機構進行修補后,會統籌調劑使用。”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將進一步完善“實體公物倉+虛擬公物倉”管理模式,提高資產管理精細化水平,讓閑置資產動起來、活起來,推動公共支出花在刀刃上。(記者孫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行進中國︱“AI+”箱包 出海加速度
- 天尚行有限公司箱包展示大廳。人民網記者 祝龍超攝 “這個爆款是AI設計的,隻需在軟件界面輸入面料、顏色、圖案、款式、功能等多樣化需求關鍵詞,便能在極短時間內生成多種風格迥異的箱包效果圖。…
- 數字“春風”度萬家 燕趙“錢包”雲上花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 近年來,河北省金融業保持較快發展態勢,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力有效,企業上市融資取得突破,風險防范化解穩妥推進。 為進一步統籌推進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新時代河北金融工作新局面,人民網推出“金融‘活水’潤燕趙 聚力‘賦能’助發展”系列報道,挖掘金融服務當地實體經濟建設、助力千企萬戶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中心工作的生動實踐。…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