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讓“敲門之聲”化作共贏鼓點(評論員觀察)

常 晉
2025年07月04日21: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當區域發展規劃與企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便水到渠成。學會換位思考,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為什麼要來”“來了能得到什麼”,在市場、環境、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改進提升

  

  招商引資,是各地促經濟、謀發展的重要抓手。直接登門拜訪,有利於同目標企業精准對接,然而,“敲門招商”並不是一件易事。一次採訪中,一位中部地區的招商人員表達困惑:“以前敲門都帶著‘禮’,給土地、返稅收、送補助。現在招商行為更規范,沒了這些優惠,企業可能客客氣氣接待,但項目還是落到了發達地區。”

  抱著舊把式,謀求不來新發展。如今,優質的企業更看重產業生態、科創氛圍和營商環境。一味靠稅費、用地、獎補等政策來吸引企業,隻會推高招商成本,形成“內卷式”競爭、“內耗式”發展。這既無益於產業躍遷,也不利於區域發展。

  那麼,企業的門到底該怎麼敲?

  帶著市場好敲門。想“引鳳歸巢”,前提是“有枝可依”。如果沒有明確的發展前景,缺乏合適的消費受眾,即使引來“金鳳凰”,也隻會點水而飛,無法長久棲居。敲門時,市場機遇是最硬的底氣,應用場景是閃亮的招牌。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圍繞“鏈主”企業組建招商團隊,拜訪配套企業,講明未來規劃與成長空間,實現以鏈招商、借商招商﹔江蘇無錫市出台場景清單,公布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30個場景機會和90個場景能力,以創新生態招引企業落地。當區域發展規劃與企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便水到渠成。

  精准服務顯誠意。服務能“解渴”,配套不“操心”,這是區域招商的關鍵吸引力。安徽蕪湖繪制產業鏈全景圖、產業延鏈補鏈圖等,按照“一鏈一策”梳理上下游企業名單,由各級領導分批次帶隊外出、逐一敲門拜訪,2024年探訪重點企業2000余家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80個。不一哄而上、盲目撒網,而是有的放矢、精准對接,才能實現雙向奔赴。

  招商引資中,政府恰如“紅娘”,最忌“亂點鴛鴦譜”。找“近鄰”摸情況,是牽好紅線的有益探索。河北涿州對標《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編制《涿州市主導產業招商圖譜》,按每周至少1次的頻率進京訪企﹔湖北安陸緊盯江浙滬項目動向,在得知美高電器計劃從浙江遷出后,迅速組織專班對接,3個月不到便正式簽約。謀勢而動、就近發力、精准落子,就能讓敲門更順利。

  敲開門是第一步,讓企業留下來、發展好,還要做好“后半篇文章”。現實中,有的地方隻管前期投資,不顧未來發展,這種做法無異於竭澤而漁,長遠看會讓門關得更緊。要形成良性循環,就要在常態化服務上下足功夫。硬件上,要重視基礎設施、宜居環境、人才隊伍等建設﹔軟件上,要樹立親清政商關系、提供良好公共服務、形成穩定政策預期。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作“敲門磚”,以長期陪伴為“定心丸”,企業才會消除顧慮、大膽投資、安心發展。

  招商引資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需要雙方深入了解、相互信任的“聯姻”。把門敲開,說到底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為什麼要來”“來了能得到什麼”,在市場、環境、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改進提升。俯下身子、轉變職能,從單一的“政策供給者”升級為“生態營造者”,由單向的“項目承接方”轉變為“發展合作方”,“敲門之聲”自會化作共贏鼓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行者也會越來越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3日 05 版)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動 千萬粉絲大V探訪圍場
  人民網承德7月1日電 (商帆)漫步林海與自然對話,在吳彥祖設計的星空圖書館裡細數銀河繁星,在北緯42°的森林宿集裡品嘗草原鮮牛羊……7月1日,由人民網主辦的“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程。來自抖音、今日頭條、微信等平台的知名文旅大V及媒體代表齊聚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開啟為期三天兩晚的木蘭圍場傳奇之旅。…
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隊走進河北
  人民網石家庄7月1日電 (朱延生)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作為塞罕壩精神發源地,加快森林“四庫”建設步伐,實現經濟與生態協同共進高質量發展﹔保定白溝創新市場採購貿易服務體系讓中小微企業既能“輕裝上陣”,又能“合規出海”﹔以嶺藥業探尋中醫藥如何借助循証醫學“金標准”勇闖世界﹔君樂寶乳業創新“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致力於打造“六個世界級”生產經營模式…… 6月30日,人民網“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河北站正式啟動,本次調研以“高質量發展這五年”為主題,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將挖掘河北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特色產業、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典型經驗與創新探索。 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走進君樂寶乳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