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河道無超警、超保洪水發生

6月30日8時至7月1日8時,河北省河道出現8站次漲水過程
主要河道無超警、超保洪水發生
6月30日8時至7月1日8時,受降雨過程影響,河北省境內主要河道共出現8站次漲水過程。7月1日8時,全省各主要河道無超警、超保洪水發生。
入汛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79.3毫米,比去年同期多71%,比常年同期多9%。7月1日8時,全省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28.65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水1.32億立方米。
為全力應對汛期強降雨,省水利廳汛前下發大中型水庫調度計劃,逐庫明確汛限水位,要求各地和有關工程管理單位結合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科學有序預泄水庫,避免大流量集中泄水。同時,成立綜合協調保障、網絡和信息化保障、指揮調度、應急處置與技術專家、南水北調工程、督導檢查六個職能組,分工協作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黃壁庄水庫位於滹沱河干流,是子牙河水系以防洪為主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為全力迎戰汛期,水庫加強與有關市縣水利部門溝通協調,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統籌考慮水資源利用、生態補水等多目標需求,精准實施供水、預泄等措施,最大限度發揮水庫防災減災、興利惠民的綜合效益。
在唐山,水利部門全面壓實水庫、河道、蓄滯洪區、山洪災害防御全鏈條責任,從行政決策到技術指導,從預警發布到人員轉移,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處崗位都責任到人、落實到位。與此同時,該市全面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對全市防汛重點區域、薄弱環節開展“拉網式”排查和“地毯式”檢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及時消除各類風險隱患。
山洪災害具有突發性強、成災快、防御難度大等特點,一直是邯鄲市汛期防御工作的重點、難點。近來,邯鄲市水利部門及時修訂完善山洪災害防御縣鄉村三級預案,有序開展避險轉移演練,逐級落實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傳送到位。同時,全面落實群測群防措施,實行山洪災害防御責任制和縣包鄉、鄉包村、村包戶、黨員干部包群眾的包保責任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防汛最前線,有一群“哨兵”,無懼風雨,聞“汛”而動,為防汛提供基礎數據。他們就是水文監測站裡的觀測人員。
在降雨過程中,河北水文系統干部職工堅守一線、晝夜值守,密切跟蹤天氣形勢變化,全面加強水文測報。針對預報降雨量較大地區,觀測人員加強雨水情監測分析、持續開展滾動預報,為防汛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專家提示,河北省即將進入主汛期,各項防汛工作不能鬆懈。各地應繼續強化重要堤防、小型水庫、山洪災害等薄弱環節的巡查防守,切實做到“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同時,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全面開展防汛物資儲備、入戶宣傳動員等工作,織密織牢防汛“安全網”。(記者苑立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動 千萬粉絲大V探訪圍場
- 人民網承德7月1日電 (商帆)漫步林海與自然對話,在吳彥祖設計的星空圖書館裡細數銀河繁星,在北緯42°的森林宿集裡品嘗草原鮮牛羊……7月1日,由人民網主辦的“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程。來自抖音、今日頭條、微信等平台的知名文旅大V及媒體代表齊聚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開啟為期三天兩晚的木蘭圍場傳奇之旅。…
- 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隊走進河北
- 人民網石家庄7月1日電 (朱延生)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作為塞罕壩精神發源地,加快森林“四庫”建設步伐,實現經濟與生態協同共進高質量發展﹔保定白溝創新市場採購貿易服務體系讓中小微企業既能“輕裝上陣”,又能“合規出海”﹔以嶺藥業探尋中醫藥如何借助循証醫學“金標准”勇闖世界﹔君樂寶乳業創新“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致力於打造“六個世界級”生產經營模式…… 6月30日,人民網“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河北站正式啟動,本次調研以“高質量發展這五年”為主題,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將挖掘河北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特色產業、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典型經驗與創新探索。 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走進君樂寶乳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