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五年四變”,蹚出共富路

2025年07月01日09:0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五年四變”,蹚出共富路

邯鄲市廣平縣后南陽堡村黨支部

“五年四變”,蹚出共富路

6月27日,從空中俯瞰邯鄲市廣平縣后南陽堡村。本報記者 田 明攝

夏日的陽光洒向冀南平原,邯鄲市廣平縣后南陽堡村的花卉基地裡,一片生機盎然。

6月27日10時,村民李銀鈴正在基地大棚裡忙著。她麻利地修剪枝葉、搬運盆栽,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這離我家就3分鐘的路程,能在家門口上班,我特別知足。”李銀鈴笑著說。

這個佔地2000平方米的花卉基地,目前培育種植了包括發財樹、龜背竹、三角梅等60多個種類130多個品種花木,可為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是村集體新的經濟增長點。

說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於它是村裡現有的9大集體項目之一。

2024年底,通過9大集體項目,村裡實現集體經濟收入786萬元。村民們通過股金分紅、出工工分分紅、全體村民普惠性分紅等共分紅65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超21000元。

回看這些年后南陽堡村的變化,真可謂翻天覆地。

曾經的后南陽堡村一窮二白,最難的時候,村集體負債78萬元。

2018年,廣平縣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實施“燕歸巢計劃”,通過上門探訪、親情聯絡等方式,吸引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參與村“兩委”競選。事業有成的王建廣毅然返鄉,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用了8個月的時間,王建廣帶著村“兩委”成員入戶走訪,深入調研,還自掏腰包帶著大家到江浙一帶、兩廣地區考察學習。

2019年4月,村民大會召開,王建廣代表村黨支部向村民提出了“五年四變”的規劃,即用五年時間,在村集體經濟、村容村貌、村庄基礎設施、村民福利待遇四方面作出改變。

說干就干。幾個月后,通過自籌資金和吸引投資,一座具有農家特色的燒烤廣場在村裡的荒地上建成,村北的坑塘也改造成了垂釣園。這兩個項目為后南陽堡村掘到了“第一桶金”,當年年底不僅還清了村集體的債務,還為村裡帶來35萬元的收入,並帶動80余名村民就業。

如今,燒烤廣場已成為村裡的一張“名片”,吸引周邊縣區的游客到此品嘗農家美食。“近幾年夜經濟很火,我們村也要緊跟潮流發展夜經濟。”王建廣介紹。

燒烤廣場的“出圈”讓村民信心大振。此后幾年,后南陽堡村接連打造村集體產業,城市農夫耕種園、菌菇大棚、靶向雞蛋養殖基地等紛紛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靶向雞蛋。“相較於普通雞蛋,靶向雞蛋的膽固醇降低了30%左右。而且能夠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營養配置,滿足個性化需求,銷量非常好。”王建廣介紹,靶向雞蛋的價格是普通雞蛋的3倍,僅這一項目村集體年收入就超百萬元。

日子好了,環境也要美。

王建廣和其他村“兩委”成員帶頭拿起掃帚,打掃道路,清理垃圾。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員看支部。村民看黨支部書記帶頭打掃村庄,也紛紛加入了清掃行列,一場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始了。

那幾年,在村黨支部帶領下,村內清理垃圾數千噸,拆除違建近百處,拓寬硬化道路近5公裡。村裡還興建了11座公共廁所,建成兩座污水處理廠,村容村貌越來越美。

集體經濟壯大了,村裡環境變好了,如何讓村民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

臨近中午,村裡的敬老食堂飄出陣陣飯菜香氣,100多名70歲以上的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碗裡是熱氣騰騰的大鍋菜。“村裡免費管午餐,這福氣以前哪敢想?”村民閆大媽的話引來了一片贊同聲。

村裡為70周歲以上老人每天提供免費營養午餐﹔每逢中秋、春節,給8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愛心紅包﹔學齡前兒童免費入幼兒園﹔村裡居民家庭水費由村集體承擔一半﹔為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發放1萬元助學金……村集體發展的成果惠及了每一位村民。

村庄煥新顏,村黨支部又將目標瞄准農旅融合。“我們准備打造一個集旅游、觀光、採摘等為一體的示范園區,讓村裡的旅游產業再上一層樓。”聊起后南陽堡村的美好藍圖,王建廣總有說不完的話。(記者高珊)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