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從 “單點突破” 到 “系統躍遷”

河北館陶:軸承產業從“共享工廠”實現“共享智造”

2025年06月30日11:43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在河北館陶這個年產60億套軸承、佔據國內微型軸承市場70%以上份額的“中國輕工軸承之鄉”,205家軸承企業與2000余戶加工戶正通過“共享工廠”模式掀起產業革命——一條原本年使用50天的800萬元噴塑生產線如今全年運轉200余天,中小企業借龍頭企業技術共享實現生產效率30%的躍升,這座傳統軸承產業集群正以“超級鏈接”的“智造”邏輯,在智能化浪潮中重塑“中國軸承”的全球競爭力。

2024年,河北省出台《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在全國率先推進“共享智造”,通過建設共享平台、共享車間、共享工廠、共享載體,讓中小企業抱團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升級。

同年,館陶縣河北正航傳動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航傳動”)通過共享工廠模式,圍繞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共享生產資源、技術、服務能力等,實現降本增效,生產效率提高了30%,實現從軸承生產向自動化輸送設備領域的產業鏈延伸。

走進正航傳動的共享工廠,為比亞迪汽車設計的ZHWJ250積放鏈正在緊張生產中,這條1800多米長的積放鏈,由數萬個軸承組成。來到噴塑車間,一台200米長的自動化噴塑傳動設備盤旋在車間上空,隻需工人輕輕按動按鈕,傳動帶便帶著物料與其他機械設備配合了起來,為正在生產的積放鏈進行拋丸、噴粉、烘干的作業。

現下,噴塑作業是一項環保要求高、設備成本高,場地要求大的工藝流程,一條噴塑設備生產線的投入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關鍵設備的共享聚焦集群共性制造需求,減少了同類企業重復購置和資源閑置,提高設備利用率。

“目前使用的這條噴塑設備生產線投入400多萬元,除了設備投入以外,廠房、天然氣等必需品的投入使得一條生產線高達800萬元。”面對如此高額的投入,河北正航傳動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瑞明說,“一方面正航傳動有自主設計噴塑車間傳動設備的能力,可以滿足自身生產需要﹔另一方面,噴塑生產設備的閑置可以幫助更多企業減少成本擴大生產,將噴塑自動化設備的年利用率從50天提升至200天以上,平均可為共享企業節省30%—40%的成本。”

“超級鏈接”是“共享工廠”的標簽,打破了“一廠一用”的局限,在正航傳動共享的不僅是場地與設備,更是雲端協同的智造大腦。

在噴塑車間的這條噴塑傳動設備正是由正航傳動自主研發的懸挂輸送鏈。“我們自主研發的傳動設備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吊具類型,增加鏈條的單點承重,設計的傳送線可以隨意轉彎、爬升,能適應各種地理環境條件與惡劣生產環境。”李瑞明介紹,輸送線主要用在車間內的物料空中配送上,通過設計合理的方案,能將倉庫、裝配線等相關節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可在最大程度上理順車間的物流,產生更大的效益。

6月中旬,為江蘇常州上上電纜設計的傳動技術設計剛剛交付。“‘共享智造’將制造的全流程按照訂單模式智能匹配,我們承接的上上電纜的傳動設計圖正是通過正航傳動的技術共享,讓資源流動起來,提高制造效率。”李瑞明說,此外,企業還聯合中船重工707所和中國聯合設計院共建技術共享聯盟,共同打造“共享工廠”。

“共享智造”將龍頭企業擁有的智能化硬件設備以及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通過共享平台轉化為公共資源,既解決了龍頭企業資源閑置問題,又使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取智能化轉型能力,推動館陶軸承產業集群智能化轉型從“單點升級”向“系統躍遷”演進。

在河北中環軸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軸承”),六條軸承鍛造生產線將在今年年底投產,作為館陶縣軸承唯一一家建設有鍛造車間的企業,還未正式投產就已經收到了四五家來自軸承產業園區的訂單。

“制作軸承的首個工藝便是對採購的原鋼進行鍛造,在鍛造車間投產前,館陶軸承產業園的鍛造工藝都需運往山東等地制作。”河北中環軸承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林介紹,鍛造生產線的投產不止滿足了企業自身的鍛造需求,預計鍛造車間投產后,鍛造產值可以達到1億元,能夠為軸承產業帶來4至5個億的產值。

館陶縣微型軸承佔據國內軸承市場70%以上,其中部分產品出口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而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企業在物流配送和海外倉儲方面面臨著規模瓶頸和成本壓力。

而中環軸承的海外共享倉使用為此局面帶來了破局。“企業計劃今年新增6個海外倉,分別位於新加坡、巴拿馬、巴西、墨西哥等地。加上此前已設立的海外倉,這些共享倉儲設施將為館陶軸承企業提供更廣泛的海外倉儲服務。”趙林說,通過共享海外倉,企業可以將貨物提前存儲在目標市場附近,實現“單未下,貨先行”,大幅縮短配送周期。

從設備共享到技術協同,從國內生產到海外布局,館陶軸承產業正以“共享工廠”模式為支點,撬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杠杆。館陶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陳玉龍表示,如今館陶縣正通過資源整合與生態共建,讓“中國輕工軸承之鄉”的金字招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煥發新活力,為全國傳統制造業集群探索出一條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躍遷”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牛冰潔、王華美)

(責編:楊文娟、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動 千萬粉絲大V探訪圍場
  人民網承德7月1日電 (商帆)漫步林海與自然對話,在吳彥祖設計的星空圖書館裡細數銀河繁星,在北緯42°的森林宿集裡品嘗草原鮮牛羊……7月1日,由人民網主辦的“跟著人民網游塞罕壩”首期體驗官活動正式啟程。來自抖音、今日頭條、微信等平台的知名文旅大V及媒體代表齊聚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開啟為期三天兩晚的木蘭圍場傳奇之旅。…
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隊走進河北
  人民網石家庄7月1日電 (朱延生)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作為塞罕壩精神發源地,加快森林“四庫”建設步伐,實現經濟與生態協同共進高質量發展﹔保定白溝創新市場採購貿易服務體系讓中小微企業既能“輕裝上陣”,又能“合規出海”﹔以嶺藥業探尋中醫藥如何借助循証醫學“金標准”勇闖世界﹔君樂寶乳業創新“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致力於打造“六個世界級”生產經營模式…… 6月30日,人民網“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河北站正式啟動,本次調研以“高質量發展這五年”為主題,人民網“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將挖掘河北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特色產業、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典型經驗與創新探索。 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走進君樂寶乳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