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區域協同創新,如何激發集聚效應

2025年06月20日09:00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區域協同創新,如何激發集聚效應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對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情況開展執法檢查

區域協同創新,如何激發集聚效應

當創新要素形成集聚效應時,一個區域才會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潛力。2023年,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會共同起草、同步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決定》。決定實施以來效果如何?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赴各地開展執法檢查。

人工智能“牽手”三維視覺,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一台搭載了Mech—GPT多模態大模型的機器人,吸引了執法檢查組的目光。

“這款智能機器人來自梅卡曼德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卡曼德”),具備強大的理解、識別及操作能力。在下達語言指令后,機器人可借助高精度相機識別多類復雜物體,通過機械手完成復雜多樣的任務。”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工作人員介紹。

梅卡曼德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清華大學海歸團隊創辦。2024年,梅卡曼德將總部落戶雄安新區,為這塊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增添了新力量。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近年來,雄安新區加快聚集創新要素,對各類資本、項目、技術和人才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來到雄安新區后,梅卡曼德與雄安集團、科大訊飛等多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雄安新區中關村機器人產業聯盟,並與上下游企業開展廣泛合作,一條產業鏈日益壯大。

梅卡曼德的發展歷程,帶給執法檢查組深刻啟發。他們認為,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繼續完善政策體系,搭建一流創新平台,做大做強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速發展。

6月10日,執法檢查組來到北京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自2015年正式揭牌以來,該中心累計培育國家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600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3家,省專精特新企業14家。

“近年來,我們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立了知識產權服務保護工作站、人力資源服務工作站,並與企業共建多個創新實驗室,以專業化服務助力區域協同創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說,截至目前,他們已推動33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執法檢查組認為,京津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扎實、實力雄厚,應進一步以改革思維用好創新“富礦”,推動建設目標一致、內生動力強、創新效率高的創新聯合體,解決制約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的難點問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承接條件,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

前不久,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與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醫療器械園、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等5個園區,簽署了共建伙伴園區戰略合作協議。張曙光介紹,未來各方將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機器人、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通過共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共同組織產業活動、聯合推動產業鏈協同項目、共享智庫資源等方式,構建起從研發到市場的全鏈條生態。

“共建協同創新聯合體,有利於各園區集中優勢科技資源,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執法檢查組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邁向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應進一步推動創新資源高效利用,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謀劃建設一批產業應用場景,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記者霍相博)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