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高效配置,激活發展新動能

“現代商貿物流+要素”帶來什麼?
資源高效配置,激活發展新動能
6月16日,觀眾在2025年廊坊經洽會智慧物流技術與裝備展區內參觀河鋼供應鏈鐵鐵智運平台。本報記者 史晟全攝
6月18日,記者走進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本屆廊坊經洽會的展區裡,好物薈萃,賓客雲集。
京東物流開發的自動化立體倉,節約土地資源,空間利用率高﹔林德叉車展示的移動機器人調度系統,引入智能算法,實現柔性搬運……一件件特色展品的背后,是國內外企業對生產要素進行創新性配置、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探索。
生產要素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各種基本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
聚焦提升商貿物流專業化、現代化水平,河北企業加強物流信息化裝備技術攻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重構資源流動路徑,涌現了一大批成果。
冷鏈裝備,讓農產品一路“鮮”行。在位於石家庄裝備制造基地的中車石家庄公司廠區,一批批白色冷鏈集裝箱蓄勢待發,將應用於中老鐵路、中越鐵路國際貨運班列,把雲南的鮮花、蔬菜運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返程時,再將海外熱帶水果運輸至國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要素在商貿物流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中車石家庄公司冷鏈事業部工程師王蒙說,他們自主開發的智能冷鏈裝備,採用國產化制冷機組,具備開機自檢、數據傳輸、遠程操控等功能,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
“推動現代商貿物流業提質增效,離不開各類生產要素的有力支撐。”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緊緊圍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功能定位,河北大力推動現代商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物流結構完善、物流方式創新、物流效能提升、物流企業培育等十大工程,促進要素集聚,完善產業生態,全省商貿物流業規模持續壯大。2024年,河北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對河北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3.9%。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商貿物流業深度融合,數據要素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助推力。
每天,河鋼供應鏈鐵鐵智運平台業務繁忙,派出去的貨車絡繹不絕,為客戶提供大宗材料的專業化物流服務。
河北資源豐富,大宗商品運輸需求大。依托河鋼眾多行業合作伙伴,河鋼集團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鐵鐵智運平台,承運商超過1200家,年運量超過1億噸。
“就像人們網上打出租車一樣,鋼材、礦產等也有了自己的網約車。”該公司品牌運營部總經理張旭說,鐵鐵智運平台採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實現智能車貨匹配、車輛軌跡動態跟蹤和預警等功能,顯著提升了大宗商品供應鏈效率與質量。
在本屆廊坊經洽會參會嘉賓物產中大物流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徐登看來,傳統大宗商品貿易模式,利潤容易受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帶來價格波動風險。供應鏈綜合服務這一新型服務模式的崛起,協調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運作,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商貿物流解決方案。
為推動供應鏈融合創新,河北省積極爭創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構建標志性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石家庄、廊坊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
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涌現,也給農貿市場帶來了巨大改變。
在首衡集團旗下的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蔬菜、水果等“爭鮮”上市,農產品日均交易量超5萬噸。
北京久農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於忠京向記者展示了他們開發的首衡產業鏈數據瞭望台,每批農產品的實時進場數據、質量檢驗結果,以及區域銷售額、品類銷售額佔比等信息一目了然。以該平台為依托,首衡集團農產品從田園到餐桌的流通更順暢、更高效。
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河北省商貿物流企業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進行業態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本屆廊坊經洽會上,“融合與求變,河北物流集團綜合物流服務體系建設之路”案例入選“全球物流業降低物流成本金鑰匙”典型案例。
“在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成為行業核心議題。”河北省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丹建廣說,他們集團公司旗下的石家庄國際陸港深化與港口、鐵路合作,通過海鐵聯運“中歐班列回程+港城快速班列”等模式,打破傳統運輸模式壁壘,促進要素資源有序流動,平均每個集裝箱可節約3000元口岸通行成本。
聚焦構筑要素集聚新支撐,河北省印發實施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1條舉措,以暢通物流網絡、優化流通結構為重點,助力形成內外聯通、智慧綠色、區域協同、韌性聯動的服務網絡。
物流樞紐以平台經濟、通道經濟、臨港經濟等為主要形態,在集聚生產要素、發展區域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已創建國家物流樞紐6家、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5家、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6家,商貿物流網絡更加完善。
通過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各地商貿物流業的市場潛力正在釋放,為河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記者貢憲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