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燕趙國寶“活”起來 傳統文化“炫”起來

2025年05月24日08:5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燕趙國寶“活”起來 傳統文化“炫”起來

“造型、紋飾、色澤,連陳年的印痕都這麼清楚,這哪是文物展示啊,這不就是3D大片嗎?”“這就是特火的那個琉璃香薰爐的原型吧?就跟在眼前擺著似的!”5月23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熱鬧非凡,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火熱進行中。步入河北展區,一幅科技與文明交織的奇幻畫卷,引得大家連連夸贊。

在序廳“數字國寶文物”裸眼3D裝置前,金燦燦的長信宮燈“走出”博物館展櫃,執燈宮女在虛擬畫面中輕盈漫步﹔錯金銅博山爐的仙山雲霧升騰翻涌,化作流動的光影,仿佛要飄散到觀眾身旁﹔中山夔龍飾銅方壺上的精致紋飾,在數字解構中展現千年前的精工巧思……

“文博會作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放大器,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每年在文博會這個舞台上,歷史被重新激活,文化被深度挖掘。科技賦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本屆文博會河北展區項目負責人鞏慧介紹,為了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燕趙大地的悠長文脈,他們創新場景,以數字語言開啟未來想象,裸眼3D、沉浸式光影、智能交互等數字技術的運用,讓18件承載河北文脈基因的國寶文物在虛實共生中綻放時代光彩。

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觀展體驗,河北展區還制作了畫家鄭昶《溪山秋興圖》的動畫,二維的畫面變為可賞可聽的三維全景世界。觀眾跟著三維動畫,跨時空進入數字文化長卷,沉浸式感受游歷山川的樂趣。

從類銀似雪的白瓷鼻祖,到溫潤華貴的定窯珍瓷,從博採眾長的井陘窯,到自由奔放的磁州窯……陶瓷是燕趙大地上最璀璨的瑰寶之一。走進河北展區內廳,河北各大名窯瓷器,吸引游客和參展商駐足欣賞。“我們不僅用更新穎的方式向游客展示陶瓷器型之美,就連陶瓷后面的展板也更活泛起來,以文明互鑒的數字化表達方式,展示了這些奇珍在不同歷史時期,通過絲綢之路流傳到埃及、印度等地的應用場景。”鞏慧說。

拿起一個垂釣香器,河南游客喬悅在手中反復觀看。“你看這個香器設計得多有巧思啊,童子垂釣的畫面立體化了,魚兒嬉戲的瞬間、泛起漣漪的水面,都被定格在了托盤裡,這魚竿竟然是一根香!”喬悅對記者說。

“隨著‘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河北博物院開發了不少有新意、接地氣的文創產品,它們以小而美的姿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件垂釣香器的創作靈感就來自院藏文物白釉黑彩童子垂釣紋枕。”在文創產品展台前,河北博物院文創店工作人員張雪寧熱絡地向游客介紹他們的爆款文創產品。

“要說最火的,應該是這件河北珍貴文物旋轉冰箱貼,‘五一’假期,一天就能賣四五百件。它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設計中特別增加滑軌,可實現旋轉滑動的效果,突出視覺動感。將這款產品帶到文博會上,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河北文物,感受河北文化的溫度。”張雪寧介紹,這次來文博會,他們精選一百余種文創產品進行集中展示,涵蓋文物復仿、文具玩具、生活用品、休閑食品等。參加文博會,張雪寧也希望多和同行交流學習,和全國文創工作者一道,在擁抱現代審美的同時,守護好傳統文化的本真。

讓文物“說話”,科技和創意讓文物展陳延伸出多元體驗。此刻,在文博會現場,燕趙大地的文明密碼正以全新的形態被激活,演繹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魅力。(記者史曉多、韓莉)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