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奔跑的“小哥”歇腳更暖心

河北省為新就業群體打造六大友好場景
讓奔跑的“小哥”歇腳更暖心
“健身器材掉了螺絲釘,有安全隱患”“電梯裡燈壞了”……5月12日,美團騎手趙磊拿起手機,向記者展示這兩天發現的線索。
前不久,衡水市河西街道廣場社區聘任外賣小哥兼職社區網格員,請他們在社區微信治理群裡,報送市容環境、公共安全、治安隱患等線索,並給予積分獎勵。趙磊應聘“上崗”,成為社區網格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我們天天在路上,多看看就能發現問題。”趙磊說,他報上的問題,幾小時就有回復,幾天就能解決。社區還會通過積分兌換禮品等方式回饋他們,這些實實在在的回報,讓他越干越起勁。
新就業群體是城市運行的重要保障者,也是參與城市治理的新興力量。去年以來,河北持續打造新就業群體多元友好場景,加強對他們的關心關愛,引領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為他們打開更多友好大門。
“友好”體現在哪裡?
記者在多地走訪發現,街角的“暖新驛站”裡,有溫馨的標語、暖心的牆繪,還有飲水機、微波爐等設施,給騎手提供便利﹔小區門口的醒目位置,張貼“騎手友好路線圖”,方便騎手找點配送。此外,不少商家還挂了“暖新商戶”“暖新藥房”的牌子。
“新就業群體在哪裡,陣地就建在哪裡。”省委社會工作部四處處長郭文東說,社區食堂、沿街旺鋪可以為“小哥”們吃飯打折,商業廣場為他們定期開展愛心義診、免費理發等服務,“歇歇腳”又“暖暖心”,友好場景已延伸至社區、街區、商圈等新就業群體聚集活躍地帶。
截至目前,河北已新建司機之家、暖新驛站、平安驛站等服務站點6773個,打造開發區、樓宇、商圈、市場、校園、社區等6大友好場景5281個。
為加強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各地還積極構建良性互動機制,持續征集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不斷改進服務內容。
唐山組織平台企業建立懇談協商、信息反饋制度,邀請“小哥”代表參與重要決策,在勞動安全保障、健康體檢、節日福利等方面共商服務舉措。石家庄針對反映集中的送餐(貨)效率低問題,在171個居民小區設置道路指引圖,40個小區由禁止“小哥”入內轉變為可進可出,在樓宇商圈新建改建專屬停車位77處,新設智能快遞(外賣)櫃36個。張家口建立新就業群體數據庫,動態掌握從業人員信息,為精准施策提供數據支撐。
“‘小哥’們需要的不只是短暫的‘落腳點’,更是成長的‘加油站’。”郭文東介紹,由於入職門檻不高、收入可觀,外賣、網約車等行業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但隨著工作年限增長,他們提高自身技能、拓展職業發展空間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秦皇島,“卡友之家”已升級為提供車輛年審、從業資格培訓等一站式專屬服務區﹔在雄安新區安新縣,依托暖新驛站,新就業群體可以獲得電商營銷、面點烹飪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小哥”們在城市裡奮力奔跑時,逐漸成為基層治理“合伙人”,充分發揮職業優勢,填補社區治理盲點。
今年4月,邢台市任澤區選拔培訓130名外賣小哥引入流動網格員體系,他們隨手拍下消防通道堵塞、公共設施損壞等問題照片,通過專用App實時上傳至任澤區綜治平台,平台接報后分類派發至責任部門。截至目前,已發現並解決各類問題80多個。
“參與基層治理讓新就業群體更好地融入城市,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和歸屬感。”郭文東說,省委社會工作部將繼續通過黨建引領,打造多元友好場景,推動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建設,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記者王璐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