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全國知識產權工作“雙樣板”何以花落邢台

2025年05月21日08:2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國知識產權工作“雙樣板”何以花落邢台

4月2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25年全國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邢台市“打破歐美低氮燃燒技術封鎖,實現國產替代與綠色減排雙突破”案例榜上有名,成為河北省唯一入選案例。4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全國“知識產權服務萬裡行”優秀案例,邢台市“整合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助力清河縣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成功入選,再次成為河北省唯一。

接連兩個知識產權案例成全國“樣板”,邢台是如何做到的?

成功的背后,蘊藏著邢台以知識產權賦能產業升級的發展邏輯——以產業需求定義創新方向、以機制創新破解轉化難題、以生態構建提升創新效能,從而有效推動專利存量變創新增量。據統計,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專利轉化777件,同比增長39.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知識產權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摸清家底、找准方向。”邢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服務促進科科長齊佳說,近年來,該市編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圖譜,梳理290家重點企業的定位與發展現狀,結合全球產業趨勢精准研判,引導研發資源向產業關鍵領域聚集,為企業劃出發展“重點賽道”。

有了產業整體發展方向,還需要在具體技術領域發力。“我們先后給5個重點產業集群量身打造了專利導航,這就好比給產業或企業畫一張‘技術地圖’,通過收集、分析專利大數據,幫助企業找到技術突破的方向。”齊佳說。

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清河縣支柱產業之一。然而,當地企業主要生產汽車密封件、濾清器等基礎產品,產品類型較為單一,技術儲備不足,難以滿足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成為制約產業提檔升級的短板。

為打破這一困局,邢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河北省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協會,整合分析362萬余條專利數據,為清河汽車零部件產業定制專利導航服務。通過深入剖析專利數據,精准定位產業技術“盲點”,指導企業針對性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這份導航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領途汽車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專家馬俊長介紹,去年企業參照導航指引,將研發重心轉向整車輕量化、AI智能化、太陽能動力電池等新興技術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專利布局。目前,企業已在該領域布局11項專利,其中6項進入實質審查階段。憑借技術突破,企業計劃今年生產3000輛搭載智能系統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將銷往海外市場。

明確了創新方向,如何讓高校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邢台開通“高校專利直通車”,推動產學研深度綁定。

作為一家專注節能環保設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北伊克賽吉科技有限公司曾面臨“有市場需求、缺核心技術”的困境,而本地高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卻苦於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經過邢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撮合,雙方開啟“駐廠研發”合作模式,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吳勝強教授帶領團隊入駐企業,針對工業燃燒設備氮氧化物排放超標的國際難題,聯合攻關低氮燃燒核心技術。歷時210天1200次試驗,團隊成功研發出低成本、高減排的低氮燃燒器,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在鋼鐵、石化行業得到了良好應用。

同時,邢台推出“先使用后付費”轉化模式,企業無需提前支付高額專利許可費,而是在技術落地並產生效益后,再支付相關專利使用或許可費用。這種風險共擔模式讓企業輕裝上陣,大膽投入中試生產。“這不是簡單的技術買賣,而是全周期協同創新。”齊佳說,研發團隊深度參與產品迭代,企業同步培育技術骨干,形成“創新—轉化—再創新”的良性循環。此外,邢台圍繞汽車零部件、電線電纜等特色產業,舉辦40多場知識產權對接活動,整合京津冀高校專利資源,成功轉化215件創新成果。

在服務保障層面,邢台持續完善創新生態體系。為解決企業研發資金難題,邢台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白名單”制度,將國家及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納入,與銀行共享企業專利資產數據,通過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會、一對一授信指導,為企業搭建融資橋梁。2024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突破20億元,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憑借專利信用獲得低息貸款,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針對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邢台建立專利快速預審通道,將發明專利授權周期從20個月壓縮至50天,實用新型專利從8個月縮短至11天,外觀設計專利7天即可授權,讓企業能更快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在行業競爭中搶佔先機。(呂若汐、張健)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