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唐山:948個億元京津項目“鏈”出發展新動能

2025年05月16日09:0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948個億元京津項目“鏈”出發展新動能

唐山在承接京津產業轉移中加快城市轉型升級

948個億元京津項目“鏈”出發展新動能

累計實施京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48個,總投資6065.9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917.75億元以上……2014年以來,唐山市依托毗鄰京津的區位、基礎雄厚的產業、保障齊全的政策等多重優勢,打造吸引京津產業項目轉移“強磁場”,承接京津疏解轉移項目數量、總投資額均居全省前列。

鏈式發力,“飛地”變“磁場”

各式鋼管有序碼放,焊花飛濺……5月14日,位於曹妃甸區的巴威裝備制造唐山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生產場面一派火熱。

“這是北京巴威公司建設的高端裝備制造新基地項目,承擔了總部的全部產能,自2023年8月投產以來,訂單不斷。”巴威裝備制造唐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竇洪炎說,選中這裡,不僅由於便利的港口運輸條件、相對成熟的工業基礎與配套設施,還為了追隨多年的“老伙伴”。

竇洪炎所說的“老伙伴”是首鋼。從北京石景山搬遷至唐山曹妃甸,首鋼從“山”到“海”的跨越,不僅實現了自身產品迭代、產業升級,也吸引了北京巴威、首鋼氣體等產業鏈項目緊緊相隨。而承接這些項目的平台,便是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

自2014年河北與北京簽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創新飛地經濟模式,以共建共管機制推動產業協同、資源共享,打造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吸引北京項目“扎堆”落戶曹妃甸區。

加快項目“安家落戶”,需要鏈式發力——既契合企業需求,也精准補齊當地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短板。

“在產業對接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找准轉型方向,是我們的目標。”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如忠說,他們引導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氫能等產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集聚,形成更好的產業生態。

全力打造京津產業轉移高地,唐山市相繼制定出台了《唐山市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工作方案》《唐山市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圍繞精品鋼鐵、現代化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成勢,吸引越來越多的京津項目落地,已形成以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津冀蘆台·漢沽協同發展示范區為核心,以玉田中華老字號產業園、高新區京唐智慧港等特色平台為支點的承接網絡。

產學研融合,“實驗室技術”轉化為“唐山制造”

眼下,一款快速出餐機器人樣機即將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下線。這款機器人正是北京科技大學研發、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協同創新的成果。

北京科技大學為何選擇與唐山的企業合作?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負責人王孟昭給出答案:這裡是全國首家機器人非標產品定制共享工廠,可一站式滿足中小企業技術、採購、設備、倉儲、物流、售后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2024年,這家共享工廠為京津冀地區130余家創新主體提供了非標零部件研發及加工服務。“今年,我們已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協同攻關了多項技術難題。”王孟昭說。

在對接京津、融入京津中,唐山市找到了創新鏈與產業鏈銜接的“密碼”:京津研發、唐山轉化,京津孵化、唐山產業化。

京津冀三地聯合打造的六條重點創新產業鏈中,機器人產業鏈是河北牽頭的兩條產業鏈之一。

2024年5月,《共建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園正式在唐山高新區啟動。

“依托這個產業園,我們能將本地的機器人產業和京津優質創新資源無縫對接,通過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唐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安海濤說。

加強與京津科技創新協同互動,唐山市不斷深化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合作,協同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積極促進京津科技成果在唐山孵化轉化,助推自身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作為唐山市政府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建設的創新機構,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圍繞唐山市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精品鋼鐵、大數據等產業需求,發揮人才、智力和技術優勢,積極聚合創新要素,在唐山建設實體平台,推動北京創新成果陸續落地唐山。目前,該研究院與中車唐山公司、英萊科技等企業廣泛開展合作,唐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速推進。

2024年,唐山市共引進京津科技成果(項目)78項,吸納京津技術合同交易額168億元。

人才互聯,以招才引智激活發展引擎

3月13日,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技術對接活動”為主題的京津冀專家唐山行活動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的6名專家與唐山市相關企業技術人員面對面交流技術問題。

搭平台、促交流,讓京津人才服務本地產業,是唐山的一個重要抓手。

唐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鄭建民介紹,依托駐中關村引才引智工作站以及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等平台,唐山市先后與128家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機構緊密合作,舉辦各類招才引智活動,讓本地企業“走出去”,把京津專家“請進來”,在突破行業技術瓶頸、加快創新發展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3月3日,北京—唐山高層次人才基地在北京挂牌設立。依托該基地,唐山市搭建了常態化招才引智平台,進一步加深與北京各高校在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創業孵化等多個關鍵領域的合作。

聚焦高層次緊缺人才需求,唐山市每年面向京津發布“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同時,連續12年舉辦河北省沿海經濟崛起帶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面向京津冀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引進優秀畢業生來唐山創新創業。

買房有高額補貼,就醫有綠色通道,旅游有免費待遇,連未來孩子讀書都能根據意願選擇學校……以人才“活水”潤澤發展沃土,唐山市推動“鳳凰英才”計劃持續上新,目前已將政策升級至5.0版本,聚焦崗位、資金、服務等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保障。

據介紹,較上一版本,唐山市最新的鳳凰英才政策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個體和用人主體雙支持,促進各類人才引進量質齊增。

2024年,唐山市引進各類緊缺專業研究生1621人,其中博士107人﹔柔性引進京津專家155人,圍繞發展急需簽約智力技術項目65項。全市發放青年人才獎補資金4900余萬元,為青年人才提供醫療“綠色通道”、免費體檢、子女入學、公交免費、配偶安置等服務超5萬人次。(記者郭猛、王育民)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