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需求在變,服務也要變

2025年05月15日08:5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需求在變,服務也要變

需求在變,服務也要變

——“河北福嫂”出圈記①

4月25日,河北柒月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培訓講師(右)進行“河北福嫂”家政服務技能培訓。本報記者 田 明攝

不久前,河北省人社廳與京東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品牌引領、優勢互補,促進更多“河北福嫂”在京津就業。

根據協議,京東集團今年將為“河北福嫂”等河北勞動者定向提供10000個家政服務崗位。

同時,河北省也在不斷摸索創新家政服務模式。

近兩年,在一些大城市的家政市場,出現一種新的客戶需求,希望找“不住家”保姆的雇主在增多。

目前省人社廳正積極推進“不住家”保姆等新型家政服務模式,通過動員市場力量參與,為在京上戶的“河北福嫂”就近提供住宿點。

此外,針對失智老人和嬰幼兒照護方面的專業化需求,今年河北省將舉辦“阿爾茨海默症康復護理及育兒嫂京津培訓就業直通車”,採取訂單式培訓“河北福嫂”800人,培訓結束后舉辦就業雙選會,為京津家政市場輸送技能過硬的“河北福嫂”。

需求在變,服務也要變。

“河北福嫂”正是通過不斷提供專業化、高品質服務,成為省內乃至京津家政市場的“香餑餑”。

“‘河北福嫂’踏實、能干,客戶非常滿意。”近日,在石家庄市婦聯組織的一場“河北福嫂”現場招聘活動上,北京陽光北亞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展位前擠滿了應聘者,公司負責人趙曉虎說,目前北京家政市場最缺育嬰師、養老護理員,希望更多優秀的“河北福嫂”進京務工。

在這次招聘活動上,達成初步就業意向的“河北福嫂”有110人次。

家政服務是愛心工程、民心工程,事關千家萬戶福祉。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一老一小”家政服務需求日益增長,養老、育幼等領域用工缺口超過2000萬。

2022年以來,河北省連續四年將“河北福嫂·燕趙家政”工作列入全省20項民生工程,累計帶動13萬名婦女就業,每年為100多萬戶家庭提供優質服務。

“河北福嫂”的品牌成長之路,離不開每一位從業者的努力。

4月20日6時,養老護理員王素梅早早起床收拾,簡單洗漱后,開始為老人精心准備早餐。

從邢台來北京工作8個年頭了,王素梅已經從“家政小白”成長為金牌福嫂,月收入翻了一倍。

“照顧老人,尤其是患病或者失能老人,對護理員的知識、技能要求很高。”在王素梅看來,養老護理涵蓋醫療護理、營養膳食、心理疏導等諸多方面,這些都需要系統學習。

在“河北福嫂”實訓基地,多個領域專家對學員進行手把手指導。每次上課,王素梅都認真做筆記,課下進行實操練習。在客戶“切換”間隙,她還經常回到家政公司進行“回爐再訓”。

“幫老人打胰島素、測血糖,手法很嫻熟。”

“能結合老人身體情況,制定有營養、易消化的飯菜。”

…………

打開王素梅的客戶回訪記錄,評價她最多的詞是——專業。

為“河北福嫂”打開更廣闊市場,近年來,河北省持續加大對“河北福嫂”培訓支持力度,將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等列為急需緊缺工種,培訓補貼標准上浮10%。

“您做過幾年育兒嫂?”

“3年。”

“比較擅長啥?”

“營養配餐、早教訓練和醫學護理等。”

…………

4月25日上午,河北柒月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裡的電話不時響起,幾名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通過耳機接聽電話,熟練地詢問咨詢者相關信息、進行分類登記。

“春節過后,家政員一直供不應求。每個月都有六七十個姐妹完成培訓,走上工作崗位。”公司培訓講師張曉娜說。

未來5年,用自己的專業和經驗,幫助3000名姐妹過上好日子。這是張曉娜的目標。

“‘河北福嫂’受到客戶青睞,一方面因為培訓扎實、技能過硬,另一方面因為河北婦女普遍為人實在,能吃苦、有韌勁,對待工作熱情滿滿。”省婦聯副主席梁勵慧表示,今年全省計劃培訓婦女12萬人,培育五星級“河北福嫂”300名,引領6萬名婦女在家政領域就業。

隨著“河北福嫂”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投身家政行業。

作為省內巾幗家政實訓基地,2024年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新招收349名家政專業的學生。

“我們的學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3%以上,其中有很多學生在北京家政行業就業、創業,她們將成為‘河北福嫂’的生力軍。”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胡會來說。(記者劉榮榮)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