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張家口: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激活數字經濟新引擎

人民網記者 趙明妍
2025年04月22日08:41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給人民網網友回信。這封回信,既見証著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傳遞著民生關懷,也勾勒出新一年的發展圖景。既是對一年來河北高質量發展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征程的鄭重承諾。

從倪岳峰書記的回信中,我們感受到河北全省上下將新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燕趙兒女匯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燕趙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展現勃勃生機。本網推出系列報道,深度解碼回信中提到的各項成績的背后故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匯聚更多共識。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給人民網網友回信,信中寫道:“尤其令我們欣喜的是,河北的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第一。”

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首位,其中張家口貢獻突出,在算力規模、算力質效兩方面處於全國領先位次。

近日,張家口市委書記趙文鋒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全面解讀張家口在算力產業布局、政策創新、區域協同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描繪“算力之都”的未來藍圖。

規模與質效雙突破 關鍵性成果全國領先

一組“硬核數據”彰顯張家口算力產業的發展態勢——截至2025年3月,已建成投運國家重點數據中心項目37個,投運服務器172.24萬台,折合標准機架46萬架,算力規模達到3.01萬P,數據中心的平均PUE普遍低於1.25,部分先進項目可至1.1以下,處於全國最好水平序列。

趙文鋒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張家口提供了巨大機遇,發揮綜合優勢,爭取國家重點新型基礎設施落地。中國聯通算力高效調度示范項目等4個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示范項目,阿裡巴巴張北雲計算廟灘數據中心等6個項目入選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同時,為推動全市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和價值釋放,今年3月17日,張家口數字集團建設的可信數據空間和數據流通服務支撐平台上線運行,這是河北省內發布的第一個城市級數據要素流通基礎設施,平台的上線運行可有效支撐公共數據和行業企業等社會數據安全可控流通。

阿裡巴巴張北廟灘二期數據中心項目。武殿森攝

阿裡巴巴張北廟灘二期數據中心項目。武殿森攝

與此同時,為了讓數據中心的“胃口”能暢快地“享用”綠電,助力大數據產業全面綠色轉型,張家口也下了不少功夫。趙文鋒介紹,積極組織新能源和大數據企業開展綠電交易,科學布局了一批源網荷儲示范項目,開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融合發展試點示范,2024年全市數據中心消納綠電近18億千瓦時,消納量位居全省第一。謀劃實施的明陽察北—阿裡巴巴等一批“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成后每年可保障算力中心綠電供應達63億千瓦時。張家口中明能源科技公司和懷來合盈數據科技公司兩個項目入選國家數據局牽頭的算電協同任務試點項目。合盈數據公司創新探索就近供電、就近消納的“綠電聚合供應”模式,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首批發布的25個優秀案例。

“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也不斷在張家口落地——智慧互通(AICT)自主研發的“智能路網交通大模型”已成功通過國家網信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中煤張家口煤炭公司在煤礦井下智能化裝備研發和工作面系統異構集成方面取得突破﹔馬鈴薯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入選河北省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服務試點項目……

從裝備制造到數字服務 全鏈條支撐打造“算力強磁場”

在趙文鋒看來,張家口一直致力於“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制造+應用服務”全產業鏈發展,當前在延鏈強鏈補鏈上,主要是在產業鏈上游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和在產業鏈下游大力發展數字服務業兩個方向。

在產業鏈上游,以數據中心新建、替換和定制化需求為牽引,加快推動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數據採集產品等整機國產化制造和組裝發展,積極推進配電櫃、不間斷電源、空氣冷卻系統等配套設備制造和算力設備回收再制造,打造京津冀算力裝備制造基地。

在產業鏈下游,對接京津冀算力和數字服務需求,著力發展數據標注、數據加工、數據呼叫、數據外包服務產業和數據分析挖掘等產業,大力培育信創、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業態,科技研發、產業培育的新環境加速構建。

秦淮數據工作人員在總控中心查看設備運行情況。陳亮攝

秦淮數據工作人員在總控中心查看設備運行情況。陳亮攝

在培育本地科技企業方面,張家口也鉚足了勁兒。“我們建立健全優質企業梯隊培育機制,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給與企業租金減免、所得稅減免、后補助等個性精准扶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力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特別是圍繞算力產業領域創新,我們專門設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項,實施了數據中心核心產品400G超高速光收發模塊、智慧交通全息路口系統應用場景示范、城市路側場景高位感知、高效高可靠低壓交直流微電網、基於區塊鏈的工業物聯網智慧行業應用平台、數據中心綠色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一批省、市科技攻關項目,納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的213家企業中,其中16家數字企業獲得2024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趙文鋒說。

產才融合破解“人才荒” 打造全國算力高地

當前有何制約張家口發展算力產業主要短板?趙文鋒表示,張家口正奮力突破人才瓶頸的“卡脖子”困局,實施數字人才培育三年行動,按照“引育並舉、產才融合”思路,持續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助力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著眼人才引聚,出台《張家口市產業人才領跑計劃》,制定懷來大數據產業引才聚才辦法,積極發揮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才服務驛站”、產業人才聯盟作用,常態化開展“雙招雙引”活動,採取特聘團隊和專家等靈活務實的引才方式,推動算力產業領域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向張家口集聚﹔著眼人才培育,支持高校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設置相關專業,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河北北方學院、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育才筑基,謀劃推進了數字產業服務基地,全力構建產教融合人才培育體系﹔著眼人才服務,落實燕趙英才服務卡制度,依照人才類別落實科研經費補貼等支持優惠政策,為各類人才提供子女就學、醫療保健、住房等優質服務,特別是在職稱申報評審上,為民營企業專技人才開辟“綠色通道”,大數據、算力等領域企業人才均可實現一站式申報職稱。

河北華美光電子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加工電子元件。 孫慧軍攝

河北華美光電子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加工電子元件。孫慧軍攝

趙文鋒重點介紹了在張家口經開區謀劃建設的佔地5000多畝的數字服務產業基地,“基地主要圍繞職業教育、智能算力、數字服務、生活服務配套四大功能板塊開展產業招商,致力打造產教高度融合、業態豐富齊全、人力資源充沛、區域協同高效的園區。其中,圍繞職業教育,我們主要通過引進全國數字經濟頭部企業、高等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打造人才實訓基地和培訓學院,為企業定制化培養優質數字人才,致力實現以產聚人、以人興城、產城教融合發展。目前,我市的兩所職業技術學院入駐的職教園區一期項目已開工建設,於今年9月建成辦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已簽訂入園協議。圍繞數字服務,我們主要承接輕資產拎包入住的企業,現已搭建了4家10萬多平方米的數字服務過渡平台,入駐企業45家,初具產業氛圍。”

談及未來張家口在算力綜合指數上的具體提升目標,趙文鋒信心十足:“未來3—5年,張家口將以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算力規模提升和智算佔比突破為核心,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與服務、數據價值化,著力建設算力調度先行示范區、綠色低碳創新樣板區、數字服務產業集聚區,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全國算力高地。”

相關鏈接:

“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何以深入人心?

河北就業圖景煥新:人口回流背后的“就業磁場”

河北算力產業崛起:數字經濟驅動經濟新版圖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