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截停”,把愛留下

途中電池虧電、車胎漏氣,愛車“趴窩”怎麼辦?路上頭疼腦熱、小病小恙需要救護咋求助?
“隻要看到車窗玻璃上貼有‘車內有急救包,有需要請截停’的車輛,就可以在遵守交通規則和保証安全的前提下,向這些志願者求助,很快就能得到救援。”唐山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郭姝婷告訴記者。
4月10日8時45分許,記者開著一輛“老爺車”從路北區雨棲鳳翔公園出發,向唐山·開灤南湖景區進發。車輛駛入景區南湖大道時,因電池虧電熄了火。打開雙閃,放好三角警示牌,一場“模擬實戰”開始。
3分鐘過去,5分鐘過去……由於路段相對隱蔽,沒人注意到停放車輛的異常狀態。
於是,求助“萬能的朋友圈”成為最佳選擇。
9時11分,記者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出求助信息,說明具體位置,附上聯系方式。
1分鐘不到,有人留言慰問、支招﹔2分鐘后,有人發來專業車輛救援機構名片……9時23分,一個尾號0030的電話打了過來:“你好,我是紅十字會眾一救援隊志願者,剛看到你的求助信息,請稍等,我大約五六分鐘趕到。”
9時29分,一輛黑色北京吉普駛來,停靠在記者駕駛的車輛旁。一位手拎急救包的女士跳下車關切地詢問:“有沒有人受傷?”見記者毫發無損地站在車旁並告知只是電池虧電熄了火,才鬆了一口氣。
這時,停好車的司機師傅已手腳麻利地從后備箱拿出強啟動設備,然后熟練地打開車輛引擎蓋,簡單檢查后便連接好強啟電源,不一會兒,電池滿格,車輛輕鬆啟動。
從愛心私家車抵達現場,到救援行動結束,用時大約15分鐘。
這時,唐山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李怡然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這15分鐘背后的愛心傳遞過程:9時19分,朋友圈信息被轉發到“招手截停”愛心私家車志願者微信群﹔9時20分,群主@所有人:“有在附近的隊友請去救援!”﹔9時22分,群友李劍回復:“我在附近呢,我有時間。”
…………
李劍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長期輪值晚班,白天時間相對充裕,參與愛心救援成了他的“第二職業”,而同李劍一同趕來的劉旭蕊,是唐山百貨大樓的一名銷售人員,前不久剛獲得“紅十字救護員”資格証書。“雖然我不會開車,但想著可以做一些現場救護工作,就一起過來了。”劉旭蕊說。
2023年下半年,唐山市路南區紅十字會眾一救援隊“招手截停”服務項目啟動,目前,全市已有101輛愛心私家車參與,提供緊急救護服務400余人次。
“參與‘招手截停’項目的志願者們都學習過應急救護知識,通過了考核,具有初級救護員証。”唐山市路南區紅十字會四級調研員王海燕介紹,每輛愛心私家車都配備應急救援包,裡面裝有強啟動設備、救護包和工具包,不僅可以完成一般性道路救援,還能基本滿足院前急救需要,相當於一個小型流動急救站。
在唐山公益聯盟愛心驛站,記者見到項目發起人、眾一救援隊隊長劉照臣。他告訴記者,依托“招手截停”服務項目,志願者們還自發設立了這個愛心驛站,一方面用於集中存放“招手截停”車輛配備的易耗品,同時啟動對受困群眾的就近援助。(記者湯潤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