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持續推進

河北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持續推進
開啟長城、大運河、太行山沿線、早期鐵路交通四個專項調查
4月1日,記者從河北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四普”辦)獲悉,為進一步推進歷史文化遺產全面保護、系統保護、整體保護,根據《河北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河北省文物資源特點,日前,省“四普”辦印發《關於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專項調查工作的通知》,確定長城、大運河、太行山沿線、早期鐵路交通四個專項調查。目前,這四個專項調查工作均已開啟。
長城資源專項調查主要任務是系統梳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及長城資源調查等數據信息,形成“四普”長城資源專項調查清單,確保長城資源數據的連續性和統一性﹔按照國家“四普”辦對“四普”長城調查方法、技術和計量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實地調查,實現普查數據與長城數據全面銜接。
大運河專項調查主要包括在逐一開展復查工作的同時,加大對大運河相關河道、分洪設施、閘、壩、橋、險工、碼頭、沉船點等重點類型的普查力度,依照“四普”標准規范,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相關歷史遺存納入實地調查和登記范圍。
太行山沿線專項調查重點圍繞滏口陘、井陘、蒲陰陘、飛狐陘、軍都陘等連接太行山東西的交通古道和太行山區傳統村落開展。突出關隘、古道等沿線各時期、各類型文物內涵,厘清古代跨區域交流線路的走向和沿革﹔明確太行山區傳統村落的分布和地域特點。
早期鐵路交通專項調查以唐胥鐵路(唐山)、正太鐵路(石家庄)、京張鐵路(張家口)、津浦鐵路(滄州)等早期修建的鐵道線路為目標,以車站、橋梁、隧道、給水所等相關配套設施和早期工礦企業等服務對象為重點,將具有文物價值的有關歷史遺存納入普查范疇,明確早期鐵道線路分布,認識早期鐵路系統構成,了解近代以來早期工礦企業在鐵路系統下的發展變革。(記者龔正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