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木如井,畫以藻文,藻井——
抬頭仰望的中華美學(華夏博物之旅·傳統建筑)

![]()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館藏文物隆福寺藻井。 |
![]() |
《營造法式》中展示的斗八形式藻井。 |
![]() |
上圖:山西芮城永樂宮藻井。 |
在中國木構建筑史上,藻井被認為是一項美學與建筑學相碰撞的繁復技術。何為藻井?在宋代李誡編修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中,“藻井”專指大殿寶座上方、向上凸起的井狀形式,有方形、圓形或多邊形,周圍加以紋飾、斗拱、雕刻、彩繪等裝飾,穹然高起,如傘如蓋。
就如《夢溪筆談》中所述的別名“綺井”“覆海”一般,當置身於一處古代殿堂,我們抬頭仰望藻井,便可看見悠久歷史中的氣象萬千,感受中華美學的理念與韻味。
——編 者
東漢辭賦家王延壽在《魯靈光殿賦》中對華麗的木構藻井做了細致的描繪:“圓淵方井,反植荷蕖。發秀吐榮,菡萏披敷。綠房紫菂,窋咤垂珠。”“方井”為木條搭建的天井,“圓淵”為天井蓋板上的圓形裝飾,表面繪以荷蕖裝飾。
交木如井,畫以藻文,在宮殿廟宇、亭台樓閣等穹頂之上的華麗藻井,以精彩絕倫的工藝盡顯中華建筑的瑰麗。
華美穹頂 千年樂章
一般認為,藻井起源於古代穴居頂上的通風採光口,古代先民用樹枝或石塊在穴居中央堆疊形成的穴居頂部,可能是藻井的原始形態。
藻井的演變過程,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為初始期,隋唐為發展期,宋元為定型期,明清則為繁榮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斷豐富,制作工藝不斷提升,藻井經歷了由實用性建筑構件到裝飾性建筑構件、由簡單到繁復、由疏朗到繁密、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過程。
目前最早的藻井實物見於漢代畫像石墓中,有覆斗式和斗四兩種形式。所謂覆斗式藻井,其特點是整體呈向上隆起狀,中央為方形結構,四周以數條線條分割出多個區域﹔而斗四藻井的形制結構則是在方形框內套疊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方形結構,於中央方格中心繪制或雕刻蓮花紋、菱格紋等作為裝飾。漢代斗四藻井並非隻有室中央一個,而是有多個甚至多組成排分布,更接近現在的天花板。在四川樂山漢代崖墓發現有覆斗式藻井,在山東沂南、河南新密、天津薊州等畫像石墓中,則發現有斗四藻井。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藻井的形制仍是斗四造型,但在圖案紋飾上出現了忍冬紋、飛天等具有西域藝術風格的新紋飾。隋唐時期,藻井逐漸由平面的斗四造型轉變成凸起的寶蓋式,敦煌莫高窟和雲岡石窟保存了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藻井的優秀實例。
宋代和元代的藻井以斗八形式為主,也就是由八根角梁組成八棱錐頂,相較此前形制更加繁復。宋代藻井以浙江保國寺大殿藻井為代表,其頂部為弧形穹隆頂。元代藻井以山西芮城永樂宮藻井為代表,其特點是斗八藻井的形制更加規范。
明清時期藻井在宋元藻井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除了斗八藻井外,還出現了圓形、外圓內方等多種特殊形制,如北京明代大高玄殿乾元閣、清代天壇祈年殿以及河北承德普樂寺旭光閣等。明清藻井在裝飾上普遍採用龍、鳳以及卷雲、植物花卉等紋樣,並大量貼金,呈現出雕刻精美、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
被譽為“稀世國寶”的北京隆福寺藻井如今珍藏於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隆福寺始建於明代景泰三年,寺內的正覺殿和毗盧殿內均安置藻井。1976年,隆福寺正覺殿和毗盧殿因地震損毀拆除,部分藻井構件被保留下來。其中,正覺殿明間方中套圓、圓中見方特殊形制的藻井成為明清藻井中獨具特色的孤例。
隆福寺正覺殿明間藻井外框為方井,方井內雕刻雲紋構件。方井之內懸吊的圓井,由六層主框架疊落而成,每層主框架均細雕雲紋圖案。整座藻井上立若干樓閣宮闕廊廡,工巧至極,使殿堂空間似乎無限向上延伸直至蒼穹,頂心明鏡處有一幅瀝粉貼金的彩繪天文圖,繪有1400多顆星星,更是將觀者視線引向更加蒼茫無垠的宇宙。“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隆福寺正覺殿明間藻井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古老藻井 現代綻放
作為傳統建筑的典型裝飾元素,藻井起到了提升建筑中心位置的作用,使空間看起來更高更大,突顯建筑的重要性。隨著現代建筑中式化思潮的興起,藻井在現代建筑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工藝美術設計研究專家常沙娜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頂部裝飾,其風格就來源於敦煌莫高窟第三十一窟藻井,加以現代建筑的結構和功能需求,用石膏浮雕的形式,展現出人民大會堂特有的“中國風”。在江西吉安,高鐵主站房頂棚的藻井造型,取材於吉安鄉間的宗祠藻井構筑,寓意繼往開來、吉祥平安。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對藻井工藝的創新運用,不僅體現在建筑設計中,如今在裝置藝術、服飾圖案、工藝設計等方面也都能見到經典的藻井元素。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同樣是由常沙娜參與設計創作的《年錦圖》,從敦煌藻井中提煉基本構圖,選取漢代雲氣紋、唐代瑞獅紋、宋代植物花卉紋等吉祥紋飾,通過解構、打散、重構、重組等手法,巧妙構成邊飾帶,既保留傳統紋飾的造型規范和美學特征,又使其更加符合當代審美趣味。
最近,一款以隆福寺藻井為原型的冰箱貼爆火,該冰箱貼共有五層,每一層都可分開,高度還原隆福寺藻井精美的構造,底層還專門設計夜光效果,經陽光照射后光芒微閃,猶如夜空中的浩渺星海,盡顯“可得四時景緒,能納日月星河”的審美旨趣。借由精美的文創產品,藻井不僅走進現代生活,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一傳統建筑構件的美學和文化價值。
(作者單位:北京文博交流館,本報記者施芳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2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