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溫暖每一程

熱心“的姐”何岐蘭:
用心溫暖每一程
3月8日,張家口市運輸服務公司“的姐”何岐蘭在擦拭出租車。 本報記者 郭曉通攝
3月8日凌晨5時,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張家口市運輸服務公司“的姐”何岐蘭像往常一樣出車了。
何岐蘭的出租車,干淨整潔。出車前,她將車裡車外都擦拭干淨,再認真檢查車況。這樣的習慣,她堅持了17年。
乘客一上車,何岐蘭總是微笑著問:“您好,請問要去哪兒?”簡簡單單一句話,拉近了彼此距離。
出租車是城市的流動名片,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在行程中,何岐蘭時刻關注乘客需求。如果乘客是外地人,她會熱情介紹張家口的特色景點、美食等。她的出行服務,總能讓乘客心情愉悅。
作為冬奧之城,張家口吸引著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這裡工作、旅游。何岐蘭意識到掌握外語對於“的哥”“的姐”來說很重要,便利用空余時間自學起英語,掌握了日常交流用語。何岐蘭的優質服務得到外國乘客的認可,這些乘客有朋友來張家口,他們還會推薦何岐蘭的出租車。
“咱干的是服務行業,就是需要多用心,爭當城市文明的使者。”這是何岐蘭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用心溫暖每一程,文明行車、愛崗敬業、熱情服務……在張家口市運輸服務公司,何岐蘭始終保持著乘客“零投訴”的紀錄。
開出租車是何岐蘭的謀生工具,也是她傳遞溫暖和愛心的橋梁。
在車上,經常會撿到遺落的手機、鑰匙、文件夾等物品,她都會想方設法還給乘客。有一次,她還在路上“撿”了一位走失的老人。
2024年2月29日,何岐蘭駕車經過長青路附近時,一位四處張望的老人引起了她的注意。“您要去哪兒?”她急忙下車詢問,老人隻說自己的家在18路公交線站牌附近,卻記不清具體地址了。
當時天氣特別冷,老人也沒帶手機,聯系不上家人。何岐蘭將老人扶上車,駕車沿著18路公交線一個站牌接一個站牌地找,用了近兩個小時才把老人送回家。
在路上,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何岐蘭總會停下車幫一把。
2024年11月的一天,何岐蘭在一段上坡路上看到一個商販的電動車壞了,上面載滿了水果,推起來非常吃力。她立馬停下車,幫助商販把電動車推了上去。
“大妹子,真是好心人。吃點兒水果吧。”商販忙拿出水果連聲稱謝。“有困難搭把手,這不算啥。”說完,何岐蘭便轉身離開。
熟悉何岐蘭的人都知道,這個說話大嗓門、性格豪爽的“女漢子”是個熱心腸。2016年,何岐蘭與丈夫馬修海及百名“的哥”“的姐”自發組建了巔峰愛心出租車隊。無償獻血、慰問困難兒童、義務送考……多年來,何岐蘭與巔峰愛心出租車隊隊員一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隨手做公益,熱心幫助別人。“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互相幫幫忙,生活就少了風雨。”何岐蘭參與見証了無數暖心時刻,也深刻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
“她渾身充滿正能量,是我們的知心大姐,做起好事來,從不知道疲倦。”巔峰愛心出租車隊隊員李彬說,剛入職出租車行業的時候,何岐蘭經常給他分享開出租車的經驗和服務乘客的竅門。
多年的愛心付出,讓何岐蘭迎來高光時刻。2022年2月3日,在張家口市橋東區工業文化主題公園,她參與了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向世界展示了張家口出租車司機的文明形象。近年來,她先后獲得張家口市橋東區道德模范、河北好人、中國好人等榮譽。
“小舉動也是愛心,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我就想搭把手。”何岐蘭說,她將堅持做好人、做好事,持續擦亮城市文明的“流動名片”。(記者郭曉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