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銀發健身經濟駛上新賽道

3月11日,在邯鄲大劇院廣場上,太極拳愛好者正在練習太極拳健身。 本報記者 張鏡攝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今年全國兩會,“銀發經濟”成為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河北省老年人體育健身狀況如何?如何抓住銀發族健康需求,開展適老化健身服務,培育引領新型體育消費?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注重健康需求
銀發族掀起健身熱潮
3月11日8時,在邯鄲大劇院廣場上,隨著舒緩的樂曲,70歲的邯鄲市民張慶林和16名太極拳愛好者開始練習太極拳。
張慶林介紹,他此前血糖高,經常感覺疲憊,渾身無力。2023年3月,他開始練習太極拳,堅持練習一年多后,身體狀況明顯改善,現在血糖基本正常,身上有勁,不僅睡眠好,體重也降了下來。練習太極拳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
“太極拳動作舒緩、容易學習,非常適合老年人。”張慶林說,“鍛煉的同時,我還結交了一些新朋友,生活也變得更豐富。老伴在我的帶動下,現在也養成了每天健步走的習慣。”
從寬敞開闊的公園空地,到設施完備的體育場﹔從偶爾的淺嘗輒止,到每日堅持的樂此不疲﹔從自發組織的零散隊伍,到有組織、有規模的老年體育社團……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60歲及以上人口1644萬人,佔總人口的22.2%﹔65歲及以上人口1200萬人,佔總人口的16.2%。近年來,隨著老齡人口數量的快速增加和老年人對健康與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河北省參與體育健身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河北省老年人健身方式有哪些?
採訪中,記者發現,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由生存必需型向高質量發展型升級,除太極拳、廣場舞、門球等傳統項目外,越來越多老年人追求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健身方式,諸多受到年輕人追捧的一些戶外運動如騎行、滑雪、馬拉鬆等,如今也開始走進老年人的視野,且逐漸形成一股流行趨勢。
如何帶動更多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
全國老年人太極拳健身大聯動活動,全民健身日活動,“重陽”“敬老月”全國主題系列活動,華北區老年人門球交流活動……省老年人體育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北省每年約有3000人參加省老年人比賽活動,l000人左右參與培訓活動,在眾多賽事活動帶動下,越來越多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
銀發一族掀起健身熱潮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目前仍然存在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不足,老年人參與健身賽事和活動不夠廣泛、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應加大老年人健身供給,推動老年人健身活動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總體規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積極改善老年體育健身條件,推動老年健身設施提檔升級,打造更多的老年友好型體育場景。
滿足情緒價值
銀發族激發體育消費新活力
“前年退休后,我真正實現了滑雪時間自由。”2月27日,62歲的石家庄滑雪發燒友李永平對記者講起自己的滑雪經歷滔滔不絕,“上周我剛去滑了5天,現在想去了隨時開車就走。”
李永平說,他最初在石家庄周邊雪場學會了滑雪,2014年開始轉戰崇禮滑雪,近幾個雪季,每年都要在崇禮滑30多天。
好的滑雪體驗需要有好的裝備支撐。從1800元入手第一副雪板開始,李永平的裝備不斷升級,上個雪季他又花了4000多元入手了一副新滑雪板。在他看來,不同的雪場、不同的地域要用不同的雪板,如粉雪要用寬一點的雪板,壓的雪要用窄一點的雪板,滑起來感受完全不一樣,這種消費支出物有所值。
吃、住、行、游、購、娛……細數起來自己的滑雪消費,李永平直說“記不清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享受著風馳電掣的感覺,看到70多歲的老爺子從身邊滑過,我真切體會到了滑雪為什麼會上癮。為了體驗不同的滑雪感受,我還多次和朋友一塊飛到新疆去滑雪。”李永平說。
近年來,“長坡厚雪”的銀發經濟為何愈發引人關注?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為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老年人對互聯網的接受度大幅提升。有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銀發網民網絡購物參與率為69.8%,老年人群體的互聯網滲透率今非昔比。2022年中國老體協組織開展的“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超過900萬人參加——以“55后”“6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老年人的認知力、購買力、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正在迅速變化,顯現出更強大的消費能力、更高質量的休閑需求。
雪季去滑雪,非雪季,愛好健身的李永平同樣閑不住。
“這兩年,我還參與了跑步、游泳、自行車運動,2023年在石家庄參加了兩次比賽后,去年8次到雲南玉溪、廣西南寧、青海西寧等地參賽。”李永平說,自駕去西寧參賽時,行程12天,一路走,一路游玩,共花費了5000多元。
跟著賽事去旅行,銀發經濟在文旅市場中正顯現出巨大消費能量。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23年,60歲及以上的銀發旅游者人數已經達到11.6億人次,在國內旅游總人次中佔比高達20.6%,預計到2028年,銀發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萬億元,增長勢頭強勁。
體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享老”服務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如何把握“銀色機遇”?
“老年體育活動不僅是一場健身體驗,更是一次社會價值的深度實踐。”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教研室主任龐善東表示,要創造消費新產品,打造消費新場景,制造消費新熱點,提振消費意願、提升消費層級,充分滿足老齡群體的健康與情感需求,推動體育健身成為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賽道。
助推產業升級
銀發健身經濟駛上新賽道
位於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的佳美體育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河北省一家知名健身器材生產企業。
公司總經理劉甲銀介紹,企業生產的健身器材各年齡段人群都可以使用,但使用過程中也發現對老齡群體並不友好,如器材上的字太小,上下器材不方便,有些器材使用幅度過大等。
“2022年,國家相關部門強調關注一老一小人群,提出健身器材適老化的理念,這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於是立即著手研發。”劉甲銀說,企業研發方向集中在器材的主被動結合、智能化、器材舒展性拉伸性,功能上的改變都是考慮到適老化的需求,“2023年,我們推出的相關適老化器材在廈門體博會引發關注,咨詢者眾多。2024年,我們的7款適老化產品銷售近100萬元,佔公司總銷售額的5%左右”。
健身器材適老化並非新現象、新話題。伴隨我國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和老年人健身需求的不斷擴大,在政策導向下,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已經成為企業競逐的熱門賽道。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日前發布《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試行)》,圍繞心肺類、力量類、平衡類、律動訓練類和柔韌拉伸類等功能訓練,分別就老年人室外健身器材和室內健身器材,提出具體的適老化要求,引導各地配置適宜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更好滿足老年人健身需求。
作為《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試行)》的起草單位,佳美體育同時也是《老年人室內運動健康設施要求》國家適老化標准的起草單位。2023年,企業的室外創新產品“智能健身苑”入選工信部《2023年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
“我們更多考慮的是產品的普及性和實用性,今年計劃推出2—3款適老化新產品,並對部分產品升級改造。”劉甲銀說,“適老化健身器材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市場佔比會越來越高。”
《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銀發經濟規模約7萬億元。而想“掘金”先要“識金”,產品和服務必須更有含“金”量。
龐善東表示,適老化的體育場地和設施運營、針對老年人的健身指導培訓、社區內嵌入式的功能性運動康復服務、體育賽事活動帶來的康養旅居、老年人體育裝備的研發和生產,這些都是“銀發經濟”新的增長動能,是“新質消費力”。應加快推進河北省銀發經濟產業鏈發展頂層設計。在此基礎上,依托河北省產業實際和市場需求,從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健身器材制造等領域做深度細化落地。(記者張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