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開門紅 建設加速跑

河北高速集團
沖刺開門紅 建設加速跑
焊花飛濺的工地上,起重機巨臂擎天,壓路機轟鳴震耳,建設者的身姿在晨曦中勾勒出奮斗的剪影。河北高速集團以“開局即決戰”的沖刺姿態,在冀東南平原、雄安新區腹地、古長城腳下,鋪就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
交通動脈通南北
協同發展添動力
邯港高速:古運河畔架金橋
在冀東南大地上,一條鋼鐵巨龍正以奮進之姿蜿蜒伸展。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落子,邯港高速公路滄州段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爭分奪秒的火熱場景。這條全長124公裡、總投資逾171億元的交通動脈,承載著冀東南經濟騰飛的使命。目前,一期工程78.3公裡已進入通車倒計時,預計今年6月底實現通車。
“邯港高速建成后將成為覆蓋范圍廣、連通性強的關鍵線路之一,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河北高速恆質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吳清舟表示。
走進邯港高速公路滄州段南運河特大橋施工現場,主跨360米的鋼鐵長虹凌空而起。該橋建設是整個項目中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不僅是一座橋,更是邯港高速建設的控制性工程,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把這座橋建好,打造成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精品工程。”項目經理毛志斌說道。為攻克橋梁跨度大、地質條件復雜、冬季施工不利等難點,他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引入智能挂籃系統,使施工效率提升了30%。面對冬季施工難題,團隊研究最終採用“蒸汽養護+智能溫控”技術,成功創造了-15℃低溫環境下的連續作業紀錄。
施工過程中,大屯樞紐互通的京台高速改道施工,同樣困難重重。15米高空作業,日均3萬輛次車流量,安全與保暢壓力巨大。但項目團隊憑借創新思維,採用“階梯式碗扣支架+全封閉防護”體系,成功保障施工期間主線通行零事故。河北高速恆質集團邯港一期項目部全體放棄春節期間與家人的團聚,歷經60個日夜的艱苦奮戰,攻克了高空作業、交通保暢、極端氣候三大技術壁壘,用科技與汗水澆筑出了京台高速上空的“智慧彩虹”。
據測算,企業年運輸量80萬噸,高速貫通后每噸物流成本下降15元,相當於每年增收1200萬元。黃驊港的萬噸貨輪與邯鄲工廠的智能生產線,將通過這條“黃金通道”實現無縫銜接。
廊涿改擴建工程:構建立體交通網
3月1日18時,夜幕降臨,G95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廊涿段改擴建工程的施工現場燈火通明。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樁孔,項目首件長10米的CFG樁順利完成澆筑,作為改擴建工程的“先鋒工序”,標志著這項重點工程正式拉開建設大幕。
“這條高速公路改擴建完成后,將極大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完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周邊的綜合運輸體系,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為當地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項目經理田璐說。作為大興國際機場“空中絲路”的地面支撐,改擴建工程將構建鐵路公路無縫銜接的立體交通網。未來,這裡將形成輻射京津冀的半小時交通圈,讓“軌道上的京津冀”從藍圖照進現實。
秦沈高速:京津冀同城化提速
渤海之濱,秦沈高速公路北戴河新區至京秦高速段項目正在全速推進中。“這條高速建成后,秦皇島到北京的車程將縮短半個小時,真正實現京津冀的同城化。”項目經理武亞超話語間滿是期待與自豪。在他眼中,這條路不只是簡單的交通基礎設施,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速通道。在項目現場,設計圖紙正加速轉化為施工藍圖。項目團隊反復優化場站布局、精確測算工程量,駐地建設與施工組織方案同步推進,展現出與時間賽跑的攻堅姿態。
“這是一條承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的高速公路。”武亞超堅定地表示,“我們有信心將它打造成區域交通一體化的標杆工程,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從濱海新區的碧浪金沙到盧龍地區的山水畫廊,秦沈高速公路如銀色絲帶串聯起文旅明珠,為“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注入新動能。
民心工程暖萬家
城市更新有溫度
斷頭路變“幸福線”
“盼了這麼多年,家門口的斷頭路終於要打通了!”邯鄲市叢台區居民張大爺站在沁陽路施工現場,望著即將貫通的柏油路面感觸很深。2024年,邯鄲市將33條“斷頭路”暢通工程列入城市更新攻堅行動,恆質集團扛起叢台區19條道路的打通重任,這些曾讓城市“血脈阻滯”的梗阻點,正被建設者以匠心與科技重塑為“民心通道”。
“地下3米全是‘豆腐腦’!”沁陽路項目負責人李勇春用鐵鍬戳著沁陽路的軟土層。滏陽河畔的特殊地質,讓這段路成了“工程禁區”。項目技術團隊晝夜攻堅,最終搬出“鋼板樁長城”——將鋼板樁打入地下,配合集水明排技術,硬是在“豆腐腦”裡順利鋪設完成雨污水管道。這種“與大地較勁”的執著,正是城市更新的精度注腳。
最讓居民稱道的是“橋頭跳車”根治術。在聯興路、北倉路橋梁工程中,採用注漿管將泡沫混凝土注入縫隙。“這種材料比傳統填土輕,就像給路基墊記憶棉床墊,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因沉降差異導致的橋頭跳車問題。”技術員舉著檢測儀解釋道。曾經讓居民苦不堪言的“橋頭跳車”頑疾,在科技賦能下迎刃而解。
“孩子早晨可以多睡半個小時,上學不用繞道走了。以前覺得修路就是鋪瀝青,現在明白這是給城市‘做針灸’。”學生家長楊女士說道。一條條貫通的斷頭路如同銀針,正在疏通城市阻塞的“經絡”。當最后一處圍擋拆除,孩子們騎著單車在新路上畫出蜿蜒的線,那不僅是瀝青的痕跡,更是一個城市向幸福延伸的年輪。
鄉村全面振興“能量環”
邯鄲市曲周縣,農民老李正滿心盼望著曲周互通項目早日落成。他種植的小米憑借優良品質,暢銷全國各地。“過去運小米到高速口要繞行40分鐘,以后家門口就能上高速!”他珍藏的物流單據上,繞行裡程即將成為歷史。
項目經理杜海波站在設計圖前說道:“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能量環’。”項目建成后,曲周縣將結束無高速出入口的歷史,本地的黃粱米、無公害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的運輸將搭上“快車道”,實現“田間鮮”直通“城市餐桌”的美好願景。正如老李所說:“這條路,連著我們庄稼人的心跳和城市的脈搏。”它將成為連接鄉村與城市的經濟紐帶,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當機械臂與人文關懷共舞,當鋼鐵森林裡長出溫度,這座三千年古城正用數條道路的變化証明:最好的城建,永遠是那些讓百姓眼眶發熱的細節。此刻,從叢台區的街巷到曲周縣的田壟,每一條新生的道路都在編織人民城市的溫暖經緯。
河北高速集團作為河北省屬重點骨干企業,胸懷國之大者,勇當開路先鋒,充分彰顯全省交通設施建設主力軍作用,以實際行動書寫高質量發展嶄新篇章,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力量。(周婕、劉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