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故事感動雄安

2月22日,雄安新區文明辦正式發布“感動雄安2024”年度人物事跡。在獲獎者中,有朝氣蓬勃、熱血澎湃的青年,也有德高望重、初心不改的長者,他們在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中的凡人善舉、微光大愛,成就了個人生命中最閃亮的一段奮斗經歷。
在這片熱土上,他們的故事裡有青春、有夢想、有汗水、有責任。他們為雄安帶來溫暖和力量,猶如一束束光,吸引人們去追尋,去靠近……
平凡的人給我們更多感動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身邊人、平凡人的故事,往往帶給我們更多感動。
雄安新區有三座城——地上、地下、“雲”上。綜合管廊作為“地下一座城”的核心部分,被稱為雄安的地下“生命線”。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部長馬永君是這條生命線的守護者。
2019年7月,懷揣“參與建設未來之城”的夢想,33歲的馬永君入職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6年來,從參建單位口中的“工地博士”,到基礎設施運營管理的創新先鋒,他用智慧和行動守護著城市安全運行“生命線”。
“我的工作是建設運營管理新區的基礎設施,筑牢安全的城市‘生命線’,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容不得半點懈怠!”馬永君一步一個腳印,踐行了和雄安一起拔節生長的諾言。
在雄安,馬永君還收獲了愛情。他的妻子任曉玲來自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雄創公司。
“他參與地下一座城的建設,我參與‘雲’上一座城的建設,工作都很忙,經常是我回家他不在,他在家我上班。”雖然愛人陪伴時間並不多,但任曉玲能感受到兩個人的心是在一起的,都在為雄安建設而努力,心裡特別踏實。
是怎樣一種精神,讓一名村支書29年堅守奉獻,成為鄉村全面振興“領頭雁”?
隨著雄安新區的拔節生長,鄉村全面振興工作構建出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雄縣黃灣村就是這一進程中的典型代表。村支書劉秋亂29年來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從貧窮落后到鄉村富裕的發展之路。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在村裡組建籃球隊、乒乓球隊,讓大家鍛煉團隊配合、頑強拼搏,由此在黃灣村形成了一種敢想敢干敢拼、永爭第一的精氣神。”在劉秋亂的治村“組合拳”下,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對於黃灣未來的發展,劉秋亂有著更長遠的打算——籌辦鄉村全面振興學院,招納一大批鄉村全面振興人才,發展擴大農文商旅產業,把黃灣發展成宜居、宜養的家園。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
“感動雄安2024”年度人物——容東管理委員會羅河社區、河西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澤是一名“90后”,她以青春之“智”推動社區之“治”,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
“我們容東片區‘雲守護’鏈接到了雄安‘智慧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台上,將水表數據和居家養老服務結合起來,進行數據分析,守護獨居老人的安全健康。”李澤介紹。
在漫長的歲月中,有一種默默的堅守,讓人肅然起敬。
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鎮東李庄村村民李志彬,40余載奔走全國,堅持不斷收集抗戰史料,撿拾散落在時光裡的英雄故事,架起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橋梁。
“我是在白洋澱邊長大,英雄的故事一直在我的心底。這些珍貴的記憶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李志彬說,他在村裡建起“雄安水澱紅色文化書屋”,並當好愛國主義的宣講員,為青少年講述抗戰歷史、黨史小故事,組織親友和身邊群眾學習黨史、軍史、抗戰史。
“雄安新人”,吾心安處是吾家
理想的城市應該是這樣:既能安放理想,又能體會到幸福感。
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雄安新區加快疏解醫院建設,強化醫療衛生協同發展,一大批北京名醫來到雄安,讓新區百姓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
2018年10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與容城縣婦幼保健院簽署對口幫扶協議,成為京津冀第一批到新區幫扶的醫療機構。當年11月1日,董文朝作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對口幫扶小組帶頭人,帶著6名來自產科、婦科、兒童保健、醫院管理等學科專業的專家骨干來到容城。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派駐專家團隊隊長到容城縣婦幼保健院院長,董文朝為新區醫療水平的提升作出貢獻。
剛到容城不久,董文朝參與救治一位高危產婦。雖然雄安的醫療資源條件與北京有差距,但當地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那一刻,我就下定了決心,要為雄安的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董文朝說,雄安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已經成為第二故鄉。
雄安新區是金融改革創新的高地,金融人才匯聚雄安,中交雄安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荊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公司伴隨著新區的設立而成立。融資租賃是重要的現代金融業態,以小租金為建設、生產、科研項目提供亟需的大裝備。”王荊洲說。
來雄安前,王荊洲多年深耕上海金融行業。認准雄安新區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他於2023年主動請纓來雄安工作,並萌生了舉家搬遷的念頭。當他跟家人提出這個想法時,妻子非常支持。2024年,他們一家成為“雄安人”。
“綠色、智能、創新”是未來之城亮麗的名片。從深圳到雄安,“雄一代”綠色城市追夢人姚培帶領團隊扎根新區,開啟近8年的研究和實踐,為城市增添詩意想象、人間煙火和幸福空間。
在雄安新區設立的第二天,姚培就到了雄安。如今她擁有雙重身份——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雄安綠研智庫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深圳到雄安,我感受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做根植雄安的長期主義者,二是雙向奔赴成就夢想。”近8年間,姚培帶領團隊參與了雄安商服中心等很多重大工程,每一個項目都體現了綠色建筑的理念,讓技術更具“溫度”,使建筑成為有“生命”、會“呼吸”的“生命體”。
未來,我們合力共建
雄安新區,貴在創新,成在創新。作為雄安科技創新的開路先鋒,雄安科技產業園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揚飚一直努力將科技創新資源鏈接、導入雄安。
馬揚飚第一次來雄安新區時,這裡還處於大規模建設階段,但他對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充滿期待。經過一番考察與思量,他堅定地選擇留在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上。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雄安科創中心A、B棟一層剛剛落成的時候,科學園管委會、國創中心和科技園公司的同事們,不分崗位、不分職務高低,全員沖在一線,搬桌子、挪花盆、扛椅子,全身心參與到布置工作中。我們拆封了100多把椅子,布置了20多塊展牆、近200個展品,一直干到凌晨1點。”從那時起,馬揚飚就堅信,有這樣一支能戰斗的隊伍,科創工作一定可以扎實“聚要素”、穩步“上台階”。
一粒粒夢想的種子破土而生,一個個追夢的故事生動感人。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區的重要使命。2024年10月,中國星網作為首家落戶央企正式遷駐雄安,這背后有無數人的奉獻和擔當,中國星網易聯供應鏈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茂帆就是其中的青年力量。
“我帶來一首小詩:千年大計看今朝,披星戴月意未消。待到新城拔地起,山河萬裡共春潮。”入選“感動雄安2024”年度人物的李茂帆說,希望做衛星互聯網事業的開拓者,做智慧新城的建設者,把自己的腳印融入國家戰略的壯闊征程。
人為城增添活力,城為人提供舞台。越來越多的青年力量來到未來之城,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
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蒙超是土生土長的雄縣人,曾在北京等地的醫學檢驗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23年10月,許蒙超參加了新區組織的“千企雄安行”活動,深入了解了雄安的創新環境、優厚政策、完善配套,當即便決定回雄安創業。回京后僅7天,他就與雄安中關村科技園簽約。
“大家看,我今天帶來了遺傳性易栓症的試劑盒,這款試劑盒跟國外的檢測技術大不相同,是基於中國人群大規模臨床資料設計的,填補國內空白。”在活動現場,許蒙超與大家分享公司最新研究成果。
微光成炬。已成功舉辦3屆的“感動雄安”活動猶如一扇窗,讓大家透過凡人微光,構筑一座新城的精神家園。從白發不悔的執著守望到創新不止的篤行志堅,從不忘初心的醫療守護到豪情滿懷的合力共建,他們一路播撒感動的種子,讓人從中汲取奮發進取、爭光爭氣的力量。(記者曹錚、郝金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