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轉型升級 動能澎湃

2025年03月07日09:0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轉型升級 動能澎湃

  編者按

  河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激發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攀高向新,外貿質升量穩,消費活力持續釋放。

  本報今日推出《轉型升級 動能澎湃》通版報道,展現河北省轉型發展的亮點與成效。

  全省常住人口

  由多年淨流出轉變為淨流入

  2023年,雄安中關村科技園開園前,雄安新區與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啟動了“千企雄安行”活動。

  在北京打拼多年的許蒙超,欣然赴約。僅僅7天后,他就下定決心到雄安創業,隨后注冊了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鼓勵下,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的妻子也來到了雄安,女兒也從北京轉到雄安上學。

  許蒙超一家是河北省常住人口淨流入的縮影。從省統計局獲悉,近兩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國家大事走深走實,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人口淨流出狀態逐漸緩解。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由多年以來的淨流出轉變為淨流入2萬人。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是河北吸引人口淨流入的關鍵區域。從省內各地區看,2024年全省有7個地區人口淨流入。其中,雄安新區佔31.1%,石家庄佔20.6%,唐山佔20.4%。

  隨著河北省產業動能不斷增強,新興產業對人才的吸納能力顯著提升。從行業分布看,河北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流入人口佔比最高,為12.9%。

  河北省制定實施2024年要素環境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更多企業用腳投票河北。2024年,河北省新增A股上市企業5家,經營主體總量達889萬戶。

  此外,河北省招才引智效果顯現,流入人口中高學歷人口佔比較高。從受教育程度看,大專及以上學歷佔76.1%。其中,大學本科佔50.2%,大專佔14.4%,碩士研究生佔10.2%,博士研究生佔1.3%。

  河北綜合算力指數領跑全國

  2月18日,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機房裡工作人員正忙著安裝機電調試設備。負責人劉曉毅說,產業園全部建成后,可容納9.7萬架標准機櫃,是京津冀區域目前在建面積最大、建設等級最高、機架規模最大的核心級數據中心。

  綜合算力作為集算力、存力、運力於一體的新型生產力,是加速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2024)》顯示,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較上年提升3個名次。在城市算力分指數排名上,廊坊市、張家口市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二。

  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的背后,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東數西算”工程的助力。

  廊坊是河北省最早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城市。廊坊搶抓北京大數據產業溢出機遇,先期規劃大數據產業園(現為人工智能產業園),開通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吸引了一批企業匯聚。

  在廊坊加速布局大數據產業之時,同樣環京的張家口,氣候冷涼、綠電充足,逐漸成為河北又一數據高地。2022年,張家口市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和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2023年,河北省專門制定了《關於支持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鞏固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優勢。各項優勢疊加下,張家口進入算力領域快車道。

  在綜合算力中,運力支撐數據高效流動,是優化算力供需關系、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河北省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千兆光網全域部署,積極探索5G-A、萬兆光網試點應用,鋪就算網數據信息“高速路”。

  起步早、加速跑,河北算力底座夯實,新動能愈發澎湃。

  省屬國企研發投入強度居全國第一方陣

  去年,由河鋼集團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含釩鉻廢渣釩鉻全濕法高效提取分離及尾渣協同消納技術與示范”,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該課題創新開發出一套全濕法高效提取分離技術,有效解決了對含釩鉻廢渣重金屬進行無害化消納這一行業難題,推動釩行業綠色發展。

  創新的背后,是研發投入的增長。從省國資委獲悉,近年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24年,省屬國企研發投入強度達3.15%,位居全國省級國資監管企業第一方陣。

  2022年6月,省國資委啟動實施國有企業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國企研發投入的剛性增長機制,激發河北國企發展新動能。

  專項行動的實施,旨在充分發揮河北國企在科技創新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河北諸多國企從事行業不同、經營領域不同、科技研發的基礎和起點不同,在研發模式和路徑上不能搞一刀切。

  在省國資委支持下,各監管企業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一企一策”細化落實方案、制定配套措施,並對研發投入實行預算管理,為強化國企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保障。

  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提高了企業的創新熱情。冀中能源集團旗下石家庄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投入強度逐年提高,2024年完成科技投入近8000萬元,完成新產品設計45項、樣機試制38項、產品改進22項。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研發投入的內驅力提升科技創新的硬實力,河北國企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河北省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超過2400萬元,新產品研發有了充實的資金保障。”不久前,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信鳳杰告訴記者。在她看來,公司能夠堅持加大研發投入,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

  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近段時間,他們的通信編碼軌道電路設備在懷興城際鐵路成功應用,電源系統闖入了馬來西亞市場。

  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力軍。河北省不斷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高標准組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應享盡享,企業創新活力加速釋放。

  2022年,河北創新建立科技特派團工作制度,組織征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創新需求,並為其提供“一對一”科技服務。據統計,2024年,306個科技特派團助力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216項。

  為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企業不僅可以把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還可按照一定比例加計扣除,降低企業稅負。

  為讓企業合規享受政策,河北省稅務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與省科技廳擴大研發項目“事前鑒定”服務范圍,2024年共鑒定176個研發項目,涉及研發金額3.96億元,讓企業吃下享受政策“定心丸”﹔與省財政廳共同組織13場“向新而行、提質發展”公益宣講活動,為企業答疑解惑,助力企業精准享受政策紅利。

  數據顯示,2024年,河北省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2.49萬家。

  東方物探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物探”)獨立完成的“陸上寬頻寬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河北在該獎項上實現主研項目一等獎零的突破。

  該技術裝備完全自主研發,擁有73件國內外專利,實現了物探技術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進入新世紀,國內簡單的油氣藏已基本探明,亟須在深層、復雜構造等高難領域尋找新的油氣資源。

  高難領域油氣資源精准探測技術,幾十年來久攻不克。2008年,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東方物探向世界難題發起挑戰。

  地震數據處理解釋軟件是油氣勘探的“大腦”。經過不懈攻關,東方物探研發出我國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型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並持續迭代升級。

  研制寬頻大噸位可控震源車,探測深度從5000米延伸到萬米﹔發明超大道數地震儀,同步誤差由毫秒級降至微秒級……如今,東方物探研發的以核心軟件、重大裝備為支撐的地震勘探關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國產化,勘探成功率穩步提升。

  “引領全球陸上地震勘探技術發展方向,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去年1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院士專家對項目成果進行鑒定時這樣評價。

  該項目成果助力我國油氣田成功發現塔裡木富滿油田等3個十億噸級大油田和4個萬億方大氣區。

  全省55家在產鋼鐵企業實現全面創A

  鋼鐵大省綠色轉型呈現新氣象。省生態環境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達到55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實現在產鋼鐵企業全面創A。

  作為鋼鐵大省,河北鋼鐵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佔全省工業排放量的40%左右。立足精准治污,2022年6月,河北創新性提出力爭三年內實現鋼鐵企業全面創A,彼時全省僅有12家環保績效A級鋼鐵企業。

  A級,是環保績效評級的最高等級,代表同行業環保治理最好水平。創A,倒逼鋼鐵企業向綠、向智、向新。

  在河鋼集團邯鋼新區,“一鍵煉鋼”成為現實,應用智能煉鋼系統,可以自動完成加料、吹煉、吹氬等大部分過程控制﹔數字指揮中心能對300多個流程實施智能化控制,使軋鋼工序能耗降低50%以上。

  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0.9毫米極薄規格高強淬火配分鋼下線,取得第三代汽車用鋼生產技術新突破,目前國內僅有少數鋼鐵企業具備供貨能力。

  通過創A,河北鋼鐵行業工藝裝備、環境治理水平等得以大幅提升,綠色成為最亮的底色。截至2024年11月底,河北省已經全部關停不符合產業政策的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和100噸以下轉爐。

  經初步測算,鋼鐵行業全面創A后,可減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為全省工業減排貢獻12%以上。

  “兩新”政策落地 加快釋放內需潛力

  3月1日,在位於石家庄市翟營大街上的一家商場,手機專賣區域有不少前來咨詢和消費的市民。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實施購新補貼,是今年“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的一大亮點。不少市民領取補貼,購買新手機。

  “兩新”是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去年,河北省搶抓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機遇,及時出台《河北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政策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兩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設備購置投資快速增長。河北省2024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20.4%,比全部投資增速快13.6個百分點,拉動全省投資增長1.7個百分點,貢獻率達25%。在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中,設備購置投資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汽車、家電類商品熱銷。2024年,河北省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2%,拉動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4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4.9%,保持了2023年以來快速增長的勢頭。家電、汽車等商品銷售較快增長,對整體消費回升起到了明顯的拉動作用。

  1月22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印發《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通過增加資金規模、擴大支持范圍、優化實施機制,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實施方案亮點頻頻。比如設備更新項目,在2024年支持政策的基礎上,2025年將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應用。

  業內人士指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及時推出,將進一步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推動消費需求持續回暖。

  781.8億斤!

  去年河北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

  2月25日,在邢台市南和區賈宋鎮寧營村,一片片冬小麥長勢良好。“去年我種植的玉米大豐收,畝產1500多斤。”種糧大戶寧永強說,“當前冬小麥苗情不錯,看樣子,今年的收成有指望。”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4年糧食產量數據顯示,2024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9690.2萬畝、總產量781.8億斤、畝產403.35公斤,分別比上年增長0.08%、2.6%、2.5%。河北糧食總產量連續12年超過700億斤,連續9年超過740億斤,2024年創歷史新高。

  糧食要高產,良田是保障。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為重點,截至2024年,全省建成高標准農田5400萬畝,進一步提高了項目區耕地質量和農業基礎設施水平。

  種子是豐收的關鍵因素。河北省已培育出小麥、玉米、雜交谷子、高油酸花生、雙高大豆、馬鈴薯等一大批優質品種,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超過43%。

  秋糧在河北糧食結構中佔大頭。在奪取夏糧豐收基礎上,河北省聚焦玉米、大豆、谷子、薯類等重點作物,分區域分作物分生育期制定管理技術意見建議。去年,河北省組織省級玉米產業體系專家,會同全省1.6萬名技術人員和4.5萬名村級農技員,深入生產一線,引導農戶落實精細整地、精量播種、合理密植、玉米化控等關鍵增產措施,玉米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明顯提高。

  “新三樣”助力外貿質升量穩

  近日,在唐山國軒電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條條自動化智能生產線高效運轉,314安時、330安時等多規格磷酸鐵鋰電池同時下線,將為歐洲、非洲地區送去新動力。

  鋰離子電池是高附加值產品。近年來,唐山國軒電池有限公司注重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改進磷酸鐵鋰電池的結構和材料,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在越來越多的海外市場拿到訂單。

  眼下,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正逐步替代服裝、家電、家具“老三樣”,成為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動能,推動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去年,河北省持續開展“冀貨出海拓市場”行動,支持企業參加“8+50+N”場境外展會,對企業的展位費給予不超過80%的支持,努力擴大“新三樣”出口。為助力“新三樣”出口,石家庄海關優化鋰電池出口包裝監管方式,探索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等產品的個性化監管措施。

  此外,河北省還積極培育“新三樣”企業通過AEO(經認証的經營者)認証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項下“經核准出口商”資格認定,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為產品出口營造更加安全便利的通關環境,推動全省外貿質升量穩。

  數據顯示,2024年,河北省“新三樣”產品出口347.4億元,增長77.6%。其中,電動汽車出口307.1億元、增長1.5倍,鋰離子蓄電池出口4.5億元、增長1倍。(記者方素菊)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全國政協委員何秉群:發揮聯系各界優勢 唱響團結主旋律
  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遠程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專家協商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各類協商活動61場次,共1536人次參加、471人次發言﹔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加強產業協作為主題,牽頭承辦京津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十次會議,開展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視察考察,聯合京津就旅游精品線路共建進行調研,著力研究需要協調解決的重點問題﹔ 圍繞經濟建設,就金融賦能沿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賦能鹽鹼地綜合利用、完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構建營商環境無感監測體系、推動自貿區中央法務區建設、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加快防洪工程體系建設等議題,進行一系列協商議政活動﹔ ………… 2024年,河北省政協工作亮點紛呈。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河北省委主委何秉群,就政協組織如何履職盡責、民革河北省委如何進一步助力河北現代化建設等話題分享見解。…
全國政協委員劉勁鬆:以高水平開放賦能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4年,河北省貿促會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服務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企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構建高標准貿促治理體系”工作主線,主動適應新形勢,探索新思路,開辟新路徑,有力提升貿易投資促進工作質效。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貿促會會長,劉勁鬆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期間積極建言獻策,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