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一大批創業者奮斗者來到河北扎根河北

2025年03月06日10:0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大批創業者奮斗者來到河北扎根河北

2024年10月31日,幾名新入職的年輕人在雄安新區雄才大廈前走過。(本報資料片) 本報記者 劉光昱攝

來自河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國家大事走深走實,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人口淨流出狀態逐漸緩解。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實現歷史性跨越,由多年以來的淨流出轉變為淨流入2萬人,一大批創業者、奮斗者來到河北,扎根河北。

這些淨流入人口都分布在哪些地區、行業?他們為什麼選擇常住河北?

1、雄安新區吸引人口淨流入最多

“來雄安新區后,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郭冰清在雄安新區的一所學校擔任音樂老師。2022年,她從北京的一所中學應聘到現在的學校。目前,孩子也隨她來到雄安新區上學。

作為創校老師,郭冰清激情滿滿地投身課堂教學、課程研發設計中,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雄安新區對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為我們搭建了干事創業的舞台。”郭冰清說。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新時代建設的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雄安新區是河北吸引人口淨流入的關鍵區域。

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有7個地區人口淨流入。其中,雄安新區佔31.1%,石家庄佔20.6%,唐山佔20.4%。

從“一張圖”到“一座城”,雄安新區拔節生長。首批疏解項目加快建設,中國星網全面遷駐,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獲批成立,一批上下游企業加快聚集,疏解人員最為關心的創業條件、居住條件、福利待遇不低於留在北京時的水平。

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吸引更多人來河北干事創業。河北省去年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32家,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34.8%。石雄鐵路開工建設,石家庄至張家口高鐵直達,所有設區市與省會高鐵通聯。京津冀1053個事項“跨省通辦”,社保卡實現交通、旅游等5個場景“一卡通”。

去年12月28日,懷柔至大興城際鐵路(以下簡稱“懷興城際”)廊坊北至大興機場段正式開通運營,廊坊北至禮賢、大興機場站最快分別11分鐘、15分鐘可達。

環繞懷興城際廊坊北站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悅徠中心,是一座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開發模式建設的城市綜合體。該項目由廊坊控股集團投資建設,設計理念、運營模式先進。

悅徠中心項目副總經理王羽是天津人,曾經在天津、杭州、長沙等地從事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開發工作。3年前,受悅徠中心項目吸引,她從杭州來到廊坊,入職廊坊控股集團。“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我們的事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王羽說,近兩年,他們項目部吸引了大量外地同事,大部分來自北京、天津。

2、新興產業吸納人才能力顯著提升

“石家庄市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優勢主導產業,為我們施展拳腳提供了廣闊空間。”河北聖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光學工程師夏龍說。

夏龍是安徽宿州人,大學畢業后應聘到河北聖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加入公司光通信技術領域高端人才沈成彬的創新團隊,先后研發出光芯片AOI(自動光學檢測)、激光隱切設備等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去年,夏龍在石家庄買房結婚,他的愛人是山西人,和他一起留在了石家庄。

以業聚人,以人興業。產業是就業穩定器,更是崗位創造源。

河北省完善主導產業支持政策,注重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去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與京津共建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2條產業鏈呈現良好勢頭,安全應急裝備、鋰電池材料等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快布局,軟件和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業深入發展,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建設。

隨著河北省產業動能不斷增強,新興產業對人才的吸納能力顯著提升。從行業分布看,河北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流入人口佔比最高,為12.9%。此外,佔比較高的還有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佔比分別為12.5%、11.7%、11.3%。

如果說向新向上的產業生態是人口淨流入的硬環境,那麼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則是人口淨流入的軟環境。它既促成引進人,也保障留住人。

河北省實施2024年要素環境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鞏固拓展招標投標“雙盲”評審改革成果,創新提出16項“小切口”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建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更多企業用腳投票河北。2024年,河北省新增A股上市企業5家,經營主體總量達889萬戶。

2月5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在石家庄召開。自2023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連續3年將“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強化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要從營商環境抓起的明確要求,不斷釋放支持創新、創業、創造的鮮明信號。

3、流入人口中高學歷人口佔比較高

去年6月,天津籍碩士畢業生劉海峰作為“鳳凰英才計劃”引進人才入職金石鑽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購物出行便利,孩子就近入學……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的。”劉海峰說。

唐山市深化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該市圍繞住房、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密集出台惠青政策688項,把11項青年發展項目納入政府民生實事。更加體系化、更具普惠性的青年發展政策,吸引越來越多像劉海峰一樣的外地青年來到唐山。

人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創造性、最具能動性的要素。河北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搭建人才引進平台。

河北省各地集中出台引才政策,用優質服務、優厚待遇招募人才、留住人才。石家庄、雄安新區、保定先后發布了“石家庄人才15條”“雄才十六條”“保才十八條”,唐山發布鳳凰英才政策5.0版,邯鄲印發《關於“十萬學子進邯鄲”就業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環境,持續增強對各類人才吸引力。

河北各地求賢若渴、尊才愛才,讓更多人才選擇河北、留在河北,給河北帶來創新活力。

一組數據印証了河北省招才引智的效果。

從年齡看,河北省流入人口以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主,佔比為88.2%。其中,20—29歲、30—39歲兩個年齡段流入人口比例分別為30.2%和27.4%。從受教育程度看,高學歷人口佔比較高,大專及以上學歷佔76.1%。其中,大學本科佔50.2%,大專佔14.4%,碩士研究生佔10.2%,博士研究生佔1.3%。

此外,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也是影響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省城市更新改造持續推進,城市生態環境更加宜居,縣城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三大提升行動持續實施。20項民生工程順利完工,教育、醫療、托幼、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城鎮吸納人口能力穩步提升。(記者方素菊)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黃明耀:為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法院力量
  以司法之力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最關鍵、最根本的就是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以司法現代化提升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效能和動力。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黃明耀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河北堅持嚴格公正司法,不斷深化改革、持續提質增效、做實定分止爭,為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法院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董開軍:深化“燕趙山海·公益檢察”專項監督 助力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燕趙山海·公益檢察”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專項監督,是河北省檢察院圍繞破壞大氣、水、土壤環境和破壞生態資源四個領域,明確“八個一批”任務目標,著力打造的具有河北特色和辨識度的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品牌。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董開軍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在2024年部署開展了“燕趙山海·公益檢察”之食品藥品安全專項監督,錨定人民群眾普遍關切、社會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損害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兩個專項一體推進、協同發力的新局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