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遺大餐 過歡樂元宵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河北博物院舉辦
品非遺大餐 過歡樂元宵
2月12日,“我們的節日·元宵節”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河北博物院舉辦。圖為活動現場。本報記者 史曉多攝
2月12日,“我們的節日·元宵節”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河北博物院舉辦。活動現場不僅有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更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演出,觀眾沉浸於傳統文化帶來的藝術氛圍中,享受豐盛的非遺大餐。
本次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北省群藝館(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聞網承辦。包括“我們的節日·元宵節”非遺展演、青少年美育非遺展示研學體驗以及有獎猜燈謎三個板塊內容。活動旨在進一步繁榮文旅市場,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響力,營造歡樂、祥和、幸福的中國年氛圍。
“我們的節日·元宵節”非遺展演板塊,近20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輪番登台,展演以熱烈歡快的唐山花吹《鄉情鄉韻》開場,隨著激昂歡快的伴奏聲響起,整個會場瞬間被濃厚的節日氛圍所包圍。接下來,武安平調落子《借髢髢》、京劇(奚派京劇)《斷密澗》選段輪番上演,演員表演功力雄厚,唱腔婉轉動聽,讓人沉醉其中,回味無窮。
展演中,滄州孟村八極拳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拳到處虎虎生風,運功中盡顯剛柔並濟,一招一式間充分體現了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威縣梨花大鼓《紅娘下書》《庄稼院裡種文化》,鼓點激昂,唱腔渾厚,生動的演繹引發掌聲陣陣。灤州地秧歌《逛花燈》鄉土氣息濃郁,動作夸張,表情幽默,既展現了河北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又體現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青少年美育非遺展示研學體驗板塊,有色彩艷麗、特色鮮明的田興花燈,孩子們喜愛的風車,五顏六色的手工虎頭鞋等。皮貼畫、紅陶臉譜制作更是吸引孩子們聚攏在一起體驗打卡,成就感滿滿。現場還懸挂了100個燈謎彩條,觀眾答對即可兌換一份小燈籠禮品,大家快樂地動腦筋猜謎語,處處笑臉盈盈,歡聲不斷。
為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次活動還通過河北公共文化雲等平台進行線上直播,受到廣大網友關注。河北省群藝館(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本次活動,要把節日的喜慶熱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給更多人。
據介紹,“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設立的首個省級層面的非遺成就展示和傳播平台。2025年,將繼續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慶節等重大節假日,組織舉辦系列特色鮮明的非遺活態展演展示活動,為社會公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記者史曉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