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火車站正式通車 煥新歸來開啟交通新篇章

1月5日,京滬鐵路滄州站改造提升工程竣工暨新車站通車運營活動舉行,經過改造后的具有116年歷史的京滬鐵路滄州站新站啟用。滄州站新站的啟用,標志著京滬鐵路滄州段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它不僅提升了滄州市的鐵路交通基礎設施水平,更將為滄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滄州站外景(無人機照片)。劉友輝攝
滄州站隸屬於中國鐵路北京局滄州車務段管轄,始建於1909年,是中國近代鐵路發展的縮影,京滬線上的一等站。為順應時代發展,2023年12月28日,滄州火車站實施改造建設,經過一年的晝夜奮戰工程竣工,按照國鐵集團的鐵路運行時刻調整計劃,新車站於1月5日通車運營,恢復客運業務。
旅客在滄州站候車室等候檢票。傅新春攝
滄州站新站的設計功能完善,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站房設計維持了既有線側平式布置。新建旅客站房綜合樓總建筑面積12983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同時候車,年均旅客發送量預計將達到250萬人次。候車大廳分為上下兩層,左右兩側的扶梯對旅客進行有效分流,並通過配備全新檢票系統,實現旅客通行效率與整體運輸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站場方面,拆除了既有三站台及到發線3道,並在下行正線東側進行了還建。同時,二站台也進行了原位改造,升級為高站台,方便旅客乘降。
一列火車停靠滄州站,旅客依次上車。傅新春攝
滄州站整體建筑以“滄海之州”為設計立意,聚焦了滄州的“運河文化”。虛實結合的站房牆面結合新中式坡屋面體現了“水”與“州”的暗喻,寓示著滄州意氣風發,向海圖強。同時,將運河形象簡化、凝練成水波紋符號,廣泛運用到外幕牆、候車廳、雨棚、欄杆等細節裝飾當中。候車大廳吊頂同樣運用大運河文化提煉出的抽象化元素與頂端的月季花圖樣結合,既呼應了滄州市的市花,又與滄州運河文化高度契合。站前廣場以“水”為型,匯聚四方,地面採用了九疊篆“滄海之州”四個字形成的石材拼花圖案作為裝飾,使其與站房整體建筑相呼應。
到站旅客准備出站。傅新春攝
除文化傳承與創新外,滄州站還對旅客流線進行了優化。通過新建旅客進站天橋、出站地道等設施,旅客進出站將更加便捷、快速。(傅新春)
來源:滄州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