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燕趙”耀香江
“香港河北文旅周”贏得當地市民和游客贊譽
“大美燕趙”耀香江
“這次到香港,我帶來了滕氏布糊畫擺件、箱包、飾品等文創類作品。春節馬上到了,為了營造喜慶氛圍,還專門帶來了蛇年生肖、錦鯉等與春節相關作品。”12月29日,參加“香港河北文旅周”活動的滕氏布糊畫市級非遺傳承人郝如香,在“燕趙匠心”非遺展現場,一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一邊展示布糊畫制作流程。
設計底圖、制作胎模、糊制胎模、上色繪制……郝如香拿著畫筆、剪刀、刻刀等工具認真展示,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非常細膩,圍攏過來的香港游客紛紛表示,難以想象這些精美的文創產品是用絲綢等面料糊制而成。
“布糊畫色彩絢麗、制作精細、畫面逼真,將繪畫、浮雕、剪紙、裱糊、布貼畫、景泰藍等傳統工藝精華融為一體,有‘中華百艷,華夏一絕’之美稱。”郝如香介紹,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自己的爺爺滕騰在1997年創作了一幅長9米、高3米的布糊畫作品《九龍壁》,這次她來香港展示布糊畫,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並熱愛中國傳統民間文化。
除了滕氏布糊畫,在“燕趙匠心”非遺展現場,還有徐水舞獅、吳橋雜技表演,傳統制香、蔚縣剪紙技藝體驗,精彩的非遺表演和展示,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此次‘燕趙匠心’非遺展,我們組織蔚縣剪紙等10項國家非遺項目和郭氏鐵板浮雕等6項省級非遺項目赴香港進行展示展演,構建了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遺體驗空間。”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三級主任科員集乾釗介紹,本次非遺展突出多樣性、注重創新性、強調互動性,在充分展現燕趙非遺風採的同時,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震撼!太美啦!以前只是聽聽京劇,這次又接觸到了河北梆子等劇種,沒想到河北有那麼多劇種。”12月30日,“燕趙戲曲耀香江”——河北名家名段演唱會在香港陳樹渠大會堂上演,富有韻味的唱詞,高亢激昂的唱腔,贏得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游客和當地市民對河北豐富的戲曲劇種贊不絕口。
河北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播地,戲曲名家輩出、資源豐厚,目前仍活躍著36個戲曲劇種,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當天的河北名家名段演唱會,裴艷玲、李勝素、張建國、許荷英、郝士超等河北籍戲曲名家,《四郎探母》《大登殿》等經典唱段,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戲曲藝術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劇種。
“此次演出我們還特別組織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京劇班的學生,演出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支持復排的經典武戲《雁蕩山》片段,學生們雖然年紀小,但功夫非凡。”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劉浩琳介紹,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展示了河北戲曲的蓬勃生機,希望通過這場精心組織編排的演出,以戲為媒,進一步推動冀港兩地深入交流合作。
為吸引更多香港民眾來河北旅游休閑,持續提升“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香港河北文旅周”期間,還舉辦了“冬游河北”圖片展、“美麗河北”——河北文旅專場推介會等活動,集中展示河北的特色旅游資源和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團隊走進商圈、社區,開展非遺展演展示、河北文旅資源推介等活動,為香港民眾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河北文旅新體驗,同時走訪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就文旅宣傳推廣、文旅項目建設運營等事宜開展合作。(記者史曉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