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港+美景”,百年大港蝶變濱海新景觀

秦皇島港區躋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良港+美景”,百年大港蝶變濱海新景觀
12月18日,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東翼”聽海公園裡,游客參觀拍照。 本報記者 張輝攝
12月18日,62歲的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職工郭玉梅回到秦皇島港區故地重游,她發現這裡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樣子。
“變化太大了!現在生產都自動化了,廠區裡很少看到工人,反而多了不少公園、雕塑等景觀。”郭玉梅笑著說,現在這裡干淨又漂亮,稱為景區名副其實。
而就在前一天,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公告,確定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秦皇島港作為我國北方首個自開口岸,至今已有126年的歷史,已發展成為中國“北煤南運”主樞紐港。依托一座百年大港打造一個景區,並且成功拿到4A級認証,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是如何做到的?
按照河北港口集團黨委統一部署,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開展4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氣淨、港美的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樹立港產城融合新典范。
挖掘歷史文化底蘊,結合現代化旅游方式,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依照工業風、港口范、時尚感的設計思路,以西港開埠地為“核心”,以東港區和西港集裝箱港區為“兩翼”,著力打造“一核兩翼”的景觀格局。
核心景區西港開埠地是秦皇島港的發祥地,這裡充分利用126年開埠地的文脈資源,突出港口博物館、進境商品展銷、帆船游艇基地等獨具港口文化的特色標識。景區打造過程中充分利用舊廠房、倉庫,以及廢舊機械、鋼軌、枕木等進行景觀設計,帶來了濃郁的港口工業風貌。而游艇、花海、美食、咖啡屋等又帶來了時尚感。
歷史與現代的融合,讓西港開埠地一亮相便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旅游旺季,園區累計接待游客92.93萬人次。
“我們加強對設施設備的人性化、景觀化提升改造,確保滿足國家4A級旅游景區評定要求。”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經理宋志明介紹,景區內設置了大量的標志標識、導覽地圖,還新建了Ⅰ類旅游衛生間、游客中心,並對停車場進行改造提升,景區面貌和服務功能迅速提升。
景區“東翼”所在的秦皇島港東港區,是秦港股份公司煤炭運輸業務的主陣地。這裡擁有著亞洲最大的煤炭堆場和國內最大規模的防風網工程,各種大型裝備隨處可見。
卸車機、堆料機、取料機、裝船機等大型裝卸設備觸目可及,荷花池、口袋公園、觀景台穿插其間,在觀看大船、大機的工業景觀同時,體驗綠色港區的蓬勃動力。
近年來,秦港股份公司利用景區空閑土地、防波堤打造了展現港口元素的聽海公園、閱海長堤、觀海花園等景點,為工業區增添了人文色彩。
區域內的秦皇島港煤三期碼頭、煤四期及擴容碼頭、煤五期碼頭為全國首家“五星級”綠色港區,港口綠色化建設水平在國內干散貨港口企業中居於領先地位。今年11月,秦皇島港煤一期、煤二期及煤一期擴容碼頭通過“四星級”綠色港口現場評審。
與其他區域相比,位於秦皇島港西港區集裝箱碼頭作業區的景區“西翼”更為獨特。
長長的參觀廊道隔開了碼頭與大海,盡頭是“離海最近”的游客中心。集裝箱式的二層建筑內,可以沉浸式觀看集裝箱進出港景象,也可以望著波光粼粼的海面發呆。
“我們對碼頭的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船舶岸電、各類新能源設備投入使用,在節能的同時減少碳排放,實現了港口運營和工業旅游的和諧共生。”新港灣集裝箱公司安監部副經理張超說。
秦港股份公司按照旅游與生產互不干擾原則,建立游客隔離廊道,實行定線、定點、定時、定員式管理,保証景區游覽與港口生產兩者之間的平衡。
以“良港+美景”賦能港口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打造“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的“工業+文旅”旅游新場景、濱海新景觀。如今,一個擁有著特色工業景觀、新鮮文化體驗、豐富旅游業態的4A級工業旅游景區正以全新的姿態款款走來。(張輝、郭海潮、呂瑞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