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與差異化發展 助力青龍板栗走出大山破圈出彩

人民網武漢12月27日電 (記者楊文娟)“大家都知道,青龍是全國最大的板栗生產縣,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品種多達十幾個。品種多,就容易出現品質參差不齊。”12月27日,在“2024中國·青龍板栗暨青龍農產品武漢推介會”上,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部部長李順國開門見山地指出了此前青龍板栗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部部長李順國。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他說,一個優質的農產品產業發展需要有一個主導品種、優質品種,這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40多年來,河北省農科院板栗團隊一直致力於用科技力量支持青龍的板栗發展。
針對青龍板栗“品種雜”的問題,李順國介紹,省農科院為青龍定制式地培育出了主導品種——燕山碩豐,該品種除了具備軟香糯甜的口感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抗腐爛病、產量高,而且個兒大整齊,深受收購商喜歡,老百姓的收益也得到提高。今年,該品種還在青龍實現單產品收購,為青龍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品種支撐。
同時,李順國提到,過去青龍的板栗樹體高大,修剪不便,他們就研發出了輪替更新整形修剪技術,現在青龍的板栗樹體高度降低、內外有果、果實大小均勻,收購商願意收購,這又為青龍板栗標准化生產提供了一個支撐。
“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助力青龍區域品牌做大做優。”李順國說,他們還協助青龍誠發板栗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功申報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証,進一步助力了青龍板栗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
青龍滿族自治縣裕康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鳳林。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我是一名來自燕山深處的新農人,從事農產品項目已經兩年多了。”推介會上,來自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的裕康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鳳林現場分享了他與青龍板栗的故事。
回憶往昔,肖鳳林感慨萬千。“我曾經躊躇滿志,一心想離開這個交通閉塞、貧困的大山溝。現在,我懷著對家鄉的思念又回到了這裡。”他說,自己看到城裡賣20多塊錢一斤的糖炒栗子,青龍漫山遍野都是。每每見到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步履蹣跚、顫顫巍巍背著撿來的栗子去山下賣,心裡就很不是滋味。他想通努力,讓父輩們過得輕鬆些,也希望家鄉有一些發展變化。
成立公司后,肖鳳林堅持銷售優質的青龍農產品。但是,如何讓更多的人吃到青龍的栗子,吃到大山裡沒有任何污染、沒有任何科技與狠活的原生態好產品呢?肖鳳林一直在思考。
“平時大家怎麼吃栗子?炒的,燉的,煮的,還是蒸的?你會想到今后喝一杯咖啡、點一道菜、吃一口點心,都帶有板栗元素嗎?”在推介會現場,肖鳳林向大家介紹說,目前,在茶飲賽道中,奈雪的茶、古茗、藍熊等知名品牌都紛紛推出板栗系列奶茶﹔預制菜賽道裡,黃金板栗雞已經成為熱銷單品﹔烘焙賽道內,鮑師傅“栗子燒”更是年銷售額達2億的單品爆品。
“青龍板栗也要破圈!”肖鳳林提出,青龍板栗要差異化發展。首先,要做差異化產品,就是利用自身特性研發出獨特口感風味的板栗產品。然后,要差異化營銷,走烘焙化道路,從C端轉為B端供應。最后,要保証高端品質,這次與國內烘焙行業西式糕點龍頭企業好利來黑天鵝的邂逅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他相信,未來青龍板栗一定能破圈出彩。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部部長李順國和青龍滿族自治縣裕康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鳳林分享與青龍板栗的故事。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